 | 话说上上周不才翻译的几个豆腐块竟然被版主置顶,实在是受宠若惊。看来大家对这方面资料还是有些兴趣。因此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虽然近期加班很忙,还是抽空翻译了part3. 这次是去年的资料,介绍的桥梁在2008~2009年通车。下面废话少说,开始上图。, d% Y. H3 L& q
V6 Y- g2 ^" T4 y4 }& N! _: _1 Z! _
1为安倍川架设的大规模桥梁——安倍川桥
7 m5 X- d$ E+ V# y 由于现在的东名高速公路显著的分散混乱(占地太多),为解除这一状况,安倍川桥作为第二东名高速公路的一部分被建设了。其中重点是在作为静冈田四大河流(富士川,安倍川,大井川,天龙川)之一的安倍川上架设大规模桥梁。
4 ?2 m; _; [8 A0 G* }3 b& U 本桥是邻接静冈高速公路出入口(暂称)约850m长的桥梁,由干线部和匝道构成。作为构造的特征,采用免震支承使干线和匝道连续化,使之提高耐震安全性及行车舒适性。再有,桥面板采用疲劳耐久性出色的预制PC桥面板。) D2 z _, }) Y. w5 R7 X& i$ Q8 Q% I7 ~
架设在缺水期中,在河川内设置650 t起重机 2台,进行了预制块架设。安倍川作为清流有名,为一级河川主流,支流因为没有水库,也发生过由于降雨的短时间涨水造成洪峰。因此,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气象信息对应建立了的危机管理体制,实行中,无灾害完成架设。8 T, ?+ G5 Y$ }8 x0 B( i1 J! y+ E
并且本桥,市建道路穿过高速公路干线下层构造,如果下层的并设桥(暂称)完成,周边地区的交通的便利性将大大提高。 & R+ \/ u; C1 h. @/ M
现在,通过安倍川桥的完成使静冈大河的全部的桥梁均完成,作为大规模灾害的时候的紧急运输路成为可能。今后,期待作为日本的新的主动脉早日通车。* [! f# l" w* z k' i2 P: I! E
其他参数
: g- j( [' y! u1 ~7 }* H8 S+ D 形式:11跨连续窄箱组合梁;
& i. S0 n1 K* }9 t$ } 桥长:上行829m·下行838m;4 I: F' T# @, X: \5 z
跨径:上行42.3+84.0+7x77.0+92.0+69.4m·下行51.5+84.0+7x77.0+92.0+69.4m;
% l6 i8 Q: P, I* m6 L m8 _ 宽度:上行16.5~25.3~16.5m·下行20.0~24.7~16.5m;3 J7 {1 _5 G3 W& \
钢梁高:2850~2870mm
& [( J2 X m; s* K! w* {# F 桥面板:220~260mm,铺装75mm) ]( e( `# ^0 m; Z
用钢量:上行6840t·下行7170t;
0 q1 N3 `* q5 O5 _, t+ ^ 3 g1 a) `- e- A
点评:日本人多地少,因此双层甚至三层桥梁建设的不少,造价方面我不太清楚,但从美学方面双层桥梁简捷有力度,环境影响也比同等宽度的地面道路小得多。" r" P+ s' x3 T: Z$ T3 Q- i!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