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加劲梁内力图应该是什么状态?下图加劲肋正负弯矩交替,符合对斜拉桥这一多次超静定结构受力认知
. T7 ~- o0 d! p. }但是:最近一直使用ANSYS的优化分析模块最,
' Z& z7 X0 M- L6 o- c, J应用加劲肋的弯曲应变能最小原理编制APDL文件,做索力优化,
8 u5 o% I5 G0 r1 w. m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额问题: $ i g4 v6 L3 S, }2 Z8 O$ m
1、软件中推荐设计变量的数目为20但是自己设及工程案例数目为56个设计变量,
- l) ~ @8 X- W0 F9 ]9 N 按照相关文件可能收敛局部最优,我只针对加劲肋弯曲应变能这样的优化算法仍然受到限制吗?
& K/ v1 i5 q: w# Q0 p, y2、不做优化前的内力图仅仅有一次正负弯矩交替,如下图
: W( x6 l% J5 `# M
7 p/ \6 I- D/ Y: J! }4 H* D& U
更何况也同样查阅了很多类似的论文均不考虑预应力钢束的作用,上挠明显见下图
6 X$ m2 y2 k4 |
2 B- E- x; e+ x, L3 J+ H9 j
3、进行优化之后,如果想要正负弯矩交替则索力相差较大,下图分别为弯矩图和斜拉索应变图
1 t/ K X6 r' h3 H0 h- X, ]
W: N6 ^: b8 ?; {" v: Y
+ ?9 @1 N! p6 k O# c+ r2 L$ V
6 V f# ?; E' K: h# X. c
4、限制设计变量的数值范围使其均衡,则弯矩图形状几乎与优化前类似,但峰值降低明显如下图所示
' ^4 K& L/ g) o6 } k- ?% F/ S+ L
/ M! l6 ^! N1 H) ~
: z: c2 i; Q! G/ l3 u& v
" ^: G/ g8 b3 @7 ?6 N问题: p6 }( d: _2 u) X. A3 P
1、合理成桥状态系梁内力图应该是什么样? - {, ]( Z4 Y& M
2、索力变化均衡如何判断? 9 m/ Q. x7 T/ ~! k6 J) `/ t. v2 c
3、现在这样索力优化的方法是否正确可行?必须联合MATLAB共同计算?
: l5 f, W! p: s; u
0 h' g) |% ?% |" k9 n) W$ P5 a; O" {2 T# i
( A# ? g) y$ q4 I5 o
/ {0 {8 A) |+ |, A5 k9 n$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