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桥墩柱的结构

webyl 发表于 2010-9-11 14: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ebyl 于 2010-9-11 14:41 编辑
% Z- U( B( `1 }& r5 l
" ^3 b) M$ S1 O8 D3 O. J2 A- F$ p( G) z
下图是一个截面尺寸5.5m×4m的大型钢柱的结构图,结构较为典型。 * S' L0 N' s7 b& A1 f
  
4 h& ?5 S" c) E; N# m1  在母材(翼缘及腹板)内均设有连续的纵向加强肋。下图中纵向加强肋的间隔为500mm。脚柱按弹塑性设计,纵向加强肋的b/t不超过9*(235/fy)^0.5。 8 a9 D) |# }4 J* {& U8 @
2.  纵向加强肋通过过焊孔穿过横搁板(D2,D3)或横向加强肋(R1,R2,R3)。下图中横向加强肋/横搁板的间隔为2.6m。横向加强肋是由4块腹板及4块翼缘焊成的组合结构,横搁板是在板上掏孔再焊上一圈翼缘的结构,通常在一般部横向加强肋与横搁板交错设置;受力关键位置处设置横搁板。
* F- x/ S9 m# N! H3 p3.  R1-D2间,D3-R3间为现场连接。母材为现场焊接,纵向加强肋为高强度螺栓连接。
( \+ m8 g9 q/ K3 G* v. I4.  D2上方附近为工厂连接。在部材的长度方向上,不仅翼缘与腹板的焊缝错开一段距离,母材与纵向加强肋间也错开一段距离。
# M( [% c. j$ R9 F! A* c" v2 v0 ?5.  母材需要有板厚变化时,一侧母材(翼缘或腹板)以基准线为准往内变化,与其直交的母材往外变化。 * ~8 }, \! h! I( ]
6.  在柱的下部有低强度(C18-C24)充填混凝土。一方面防止桥墩在受到汽车冲击时造成损坏。另一方面也是结构稳定性的要求,在弹塑性条件下柱基部附近断面不至失稳。在常时和多遇地震工况下(弹性设计),不考虑此部分混凝土的强度。在罕遇地震时(弹塑性设计),才考虑混凝土的强度。
/ {  f7 J* m$ n% W$ L7.  为保证这部分混凝土能与钢断面很好地结合,在充填混凝土的顶端位置设置横搁板或横向加强肋。(图中的R1,埋在混凝土中不能直接看到,结构与R2相同,但为了便于打设混凝土时内部空气排出,开设了12处φ50的圆孔。) 充填混凝土时需超过此横搁板200-300mm高。在断面承载能力计算时,仅对横搁板下方的混凝土予以考虑。 ) {5 ^. s+ A' R) L  U/ d
8.  为防止由于结露或意外原因造成的桥墩内部积水,在充填混凝土的顶端设置排水坡度。汇集后经柱旁边的小孔流出。 6 m2 I( w3 `7 Y1 U3 p6 O
9.  人孔不要设置在充填混凝土断面直上的横搁板/横向加强肋之间,即不要设置在R1-D2之间。因为虽然人孔处设置了环形的补刚板,但仍然是构造上的一处弱点,在塑性变形时容易被破坏。人孔设置在再往上的一个区段内(D2-R2之间)。
0 d1 w/ ~. f; y10.  为考虑施工和检修时的方便,在脚柱内部设置了梯子及栏杆。最下面的一段梯子被后施工的充填混凝土所埋没。

6 @* [  U* r0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01814-UP213-embed.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