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系统的计算

yzbuilder 发表于 2011-6-15 16: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悬赏0堡币
当前,景观桥梁中,自锚式悬索桥这种桥型可谓是备受推宠,但是,目前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施工还不是很成熟,借“桥头堡”宝地,提出以下几点,请论坛中各位兄弟姐妹指点一二:: J7 H/ H/ b8 n4 X5 Y8 p1 a! M
1、成桥缆形的计算。7 K6 u& f1 ?0 W" [% x
中跨成桥缆形是在已知吊索索力和悬索跨径、矢跨比、各索夹纵向位置确定的情况下进行计算的,认为加劲梁的恒载主要由主缆承担。采用分段悬链线可精确求解各索夹的成桥位置坐标(不考虑温度影响)。- P8 @* M' a) V$ i+ u. o
边跨成桥缆形是在中跨缆形确定后进行计算的,主要依据是主缆在主索鞍的水平力平衡,进行迭代计算可得到成桥边跨缆形。" b- Q) r0 N3 j/ J5 P' k# v8 c' u& |
这个较容易实现。! _0 H, N4 u$ y: F
2、空缆缆形及预偏量的计算。( {( r0 G! k" L( g
空缆状态,主跨和边跨均为一悬链线,为了保证施工阶段的桥塔的安全,一般要求塔顶水平力平衡,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空缆状态下的预偏量,但是,由于塔能承受一定的弯矩,实际操作中,塔顶的预偏量要小于计算值,这样可以减少顶推的次数。
( c1 _4 x7 Y6 h9 Q这个也较容易实现。
; f2 ~( R& n6 F0 D3、主索鞍位置的确定及主缆无应力长度的修正。
3 Y8 N* z: i4 A+ f; H7 y# W主缆跨越主索鞍和散索鞍,其切点位置的确定以及主索鞍的圆心确定,都需要不停的迭代计算。需要求解8个非线性方程,对于空间索面则更为复杂。9 G  }7 S1 ~8 q% N, [- q
这一点向论坛中的朋友求救。$ X- U" B4 k) Z5 H3 P
4、锚跨主缆计算。
' e; F) S9 u  z2 O# j) u锚点和散索鞍IP点间为锚跨,这段索长的计算,需要考虑不同排列位置对索股计算长度的影响。
. ]$ a. O. ?) E* e8 _( k8 d( a* U不知论坛中有此经验的朋友在这一方面是如何做的?
9 k, o. C8 b% _) l5、施工阶段的吊索张拉优化。
+ X' a5 L; }2 A" ]" W+ X7 q自锚不同于地锚,先梁后缆,主缆在自重下的刚度较小,任意一根吊索张拉都会引起较大的变形,这样有可能导致其他位置处得吊杆长度不足,需要接长杆来辅助吊索的张拉,如何优化吊索的张拉方案来使得所需接长杆数量最少或不用吊杆?3 N$ p: _# ?: d0 |9 t
不知论坛中朋友在这方面有什么好的方案?可否与大家分享一下。
4 j$ _( Z0 G. D  M/ u- S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4.1万查看4评论

人金名 发表于 2011-6-20 10:12:44
你好
' ]; v5 M6 i( |- _  E1 @4 Z你的问题是悬索桥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建议你搜一下西南交通大学沈锐利和唐茂林老师的论文,有对你所有问题的解答* S. O. d6 P# m" S3 V: \: p
3 T- A9 r; [! @: H1 E; w) X
举报 回复
happyli000... 发表于 2011-6-24 09:33:22
先梁后缆,不用接长杆几乎是不可能的。
举报 回复
路小佳 发表于 2012-8-5 12:45:44
还有同济大学罗喜恒的博士论文
举报 回复
陈耀章 发表于 2014-3-1 15:33:50
你说的应该是自锚式悬索桥的体现转换过程,吊杆张拉方案吧。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