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拱度控制我的理解

riga111 发表于 2008-1-17 22: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这几天看书看了下悬臂桥预拱度的问题,感觉总是云里雾里的,总是摸不着主线。
但是大体是预拱度实地根据测量的已经浇好的混凝土的实际的混凝土养护龄期、节段施工周期、混凝土实际的弹性模量、容重,还有应力计的读数等这些参数通过专业软件来计算下一节段现浇梁的预拱度的对吗?还有就是通过这个阶段的一系列测量通过专业软件计算得到的下一阶段梁的预拱度可以直接就用了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2 收起 理由
wentao8401 + 2

查看全部评分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1.2万查看23评论

yanleeq197... 发表于 2008-1-18 11:41:10
我想首先你应该分清楚预拱度和预抛高的概念。预拱度是不同于预抛高的。预拱度的概念和计算在《公路预应力与钢筋混凝土桥梁规范》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而预抛高则是在悬臂施工时考虑多种因素以后预先设置的立模标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2 收起 理由
wentao8401 + 2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子菁 发表于 2008-1-18 14:53:58
你要具体参与一座桥的施工就清楚了。关于预拱度的设置是这样进行的:
1、先对将施工的悬臂施工连续梁桥结构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分段(分块)按照不同工况建模(按照节段划分,再结合工序如:浇筑前,浇筑后,张拉前,张拉后,挂篮移动后等等工况)
2、建模可以采用桥梁博士桥梁结构分析系统(同济大学),SP2000,Anany,BSAS桥梁结构分析系统(西南交大)。。。。等等软件将所建模块导入上述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各节段施工的理论抛高量(各抛高量构成了整座桥梁的预拱度);
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先对挂篮进行分级加载试验检测,得出挂篮在各级工况下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整理数据备用;
4、对施工中的悬浇混凝土进行性能检测,分别检测混凝土在各龄期下的弹性模量、强度、容重等等指标,并与建模分析时的初设数据进行比对,若有出入进行调整和修改;
5、每个节段施工后及每种工况检测数据与理论数据(主要是节段立模和混凝土浇筑终凝后高程和坐标数据)进行比对,主要是对各工况的高程和平面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和调整,实现实施→检测→调整→实施→检测→调整→实施的循环。
6、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施数据与理论数据的误差分析找出原因,实现线形控制,最终达到精确合拢。

求是  严谨  创新  ——Keep Moving........

悬浇施工照片(300k).jpg

[ 本帖最后由 子菁 于 2008-1-18 15: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4 威望 +1 收起 理由
wentao8401 + 4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孙照 发表于 2008-1-18 19:06:14
预抛高其实在很多有支架施工的桥梁中有,支架的弹性变形总是有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1 收起 理由
wentao8401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riga111 发表于 2008-1-18 23:18:58
子菁版主说的是不是就是在桥梁控制中说的自适应算法?就是在浇注前后的高程进行对比,看理论量根实际量参数的差别,通过这些参数的差别调整一次次的让理论值和实际值越来越接近到最后合龙误差在要求的误差范围内是吗?
举报 回复
riga111 发表于 2008-1-18 23:36:09
我还有个问题不太清楚的就是:子菁版主说的“节段立模和混凝土浇筑终凝后高程”。在节段立模标高里面肯定是包含了预抛高值的,那终凝以后预抛高值抵消了各种变形值后是不是就趋近于该段的设计理论高程值了呢?如果在模拟比较好的情况下
举报 回复
北极星 发表于 2008-1-27 20:45:41
举报 回复
stzgd 发表于 2008-3-15 16:57:14
子菁版主说的已经很明确了
只是理论计算和实际还有有点差距的,挂篮重量、实际混凝土属性与理论值的差别等等,
为了精确合拢,施工过程中会适时调整预拱度
举报 回复
池润苗 发表于 2008-3-30 20:22:21
根据你们说的,我还是不是很懂啊,有没有相关的论文或书之类的资料啊
举报 回复
liuliu3213... 发表于 2008-3-31 15:05:26
连续刚构桥和连续梁桥的预拱度一般由监控单位提供,关于预拱度的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计算预拱度。2.附加预拱度。另外还要加上挂兰的沉降。在施工过程中还得注意不断的调整。
举报 回复
池润苗 发表于 2008-3-31 19:14:12
我现在正在做监控的,有些时候感觉给的立模标高调整起来感觉很麻烦,所以有……
举报 回复
lhplhp 发表于 2008-4-1 15:38:37
我现在正在做监控的,有些时候感觉给的立模标高调整起来感觉很麻烦
举报 回复
liuwei_38 发表于 2008-4-1 20:23:05
还有一点就是在正装模拟计算时,悬臂浇注如果模拟了浇注混凝土的阶段,在后处理时,要注意加上由于本阶段混凝土自重引起的位移,这样得到的预抛高才正确,若没模拟浇注过程而是直接生成阶段单元,则最后得到的累计挠度反向即是所需的预抛高了!
举报 回复
xionlan 发表于 2008-5-17 07:10:26
是的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你施工过一个项目,认真的去理会就就能理解它其中的意思和内含
举报 回复
jianghongm... 发表于 2008-5-17 16:31:02
我觉得预拱度的设置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按规范就是恒载的挠度+1/2的活载挠度,规范写的简单,但实际应用就不那么容易了。
比如:在钢管拱桥设计中,拱肋设置预拱度的问题,在设计计算中是不容易控制,大部分计算软件中都没有考虑拱轴线预拱度的设置。再有在施工中,拱肋预制、拱轴线放样,由于是三维的,所以也不容易做到准确。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