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座谈会

jsjxq001 发表于 2007-10-16 14: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武汉10月15日消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自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至今已经过去50年了。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从此结束了中国南北交通不畅,火车过江须通过轮船摆渡的历史;使平汉铁路、粤汉铁路变成了畅通的京广铁路;使新中国的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开创了万里长江建设公铁两用桥的新纪元。

     50年过去,而今,站在黄鹤楼上眺望横卧在龟山与蛇山之间的万里长江第一桥,遥看南来北往的列车一列列从桥上飞驰而过;不禁让人思绪万千??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建桥?当年的建桥人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工作?当年的建桥人会想到50年后大桥是什么样子吗……

     带着这些为什么,在大桥落成通车50周年前的一段时间里,记者翻阅了大量的史料,走访了一些当年建桥、管桥、护桥的历史人物和现在守桥部队的官兵,请他们谈了些关于这座桥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大桥1955年9月开工建设,1957年9月建成,全长1670米,正桥长度为1156米,两端引桥长514米。大桥八墩九孔,每孔128米。当年中央对大桥建设的指示强调:“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应该让她成为一个卓越的建筑。她不但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国家巨大的经济课题,而且在建筑技术上还应该以雄伟壮丽的外观标志出中国的新时代。”

    资料记载,毛泽东主席先后37次来到武汉。1956年5月31日,大桥正在建设中,毛泽东畅游长江时,踩水到四号桥礅旁,近距离的观看正在施工的大桥,并向建桥工人挥手致意。

    1957年9月6日晚6时许,毛泽东主席作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首位“验收者”,老人家从汉口方向乘汽车而来,将车停在汉阳桥头的古琴台旁,然后迈着矫健的步伐,从汉阳桥头往武昌方向走去。来到大桥中间的接头处,他停住脚步,手扶栏杆,眺望奔腾的江水和披着晚霞的武汉三镇,不时地问起身边的工作人员有关大桥的情况。毛泽东成为了第一个走过大桥的伟人。

    往事经年,一些老人打开话匣子犹谈昨天。范承廉,今年77岁。1983年离休前曾任原武汉铁路局安监室副主任、原武汉桥工处处长。1957年9月20日,郑州铁路局武汉桥工段正式挂牌成立,范老时任副段长。谈起往事,范老记忆忧新。他说,在武汉的江面上架设长江大桥的动议,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的,选址在黄鹤楼下,是当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充分征求专家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在江面最窄处考虑的。1953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五,毛泽东主席在听取了大桥的勘测设计情况的汇报后,为了这处桥址曾三次来到武汉亲自现场踏勘。在那个年代里,全国人民对大桥的感情不是现在的人所能理解的。范老讲了一个小故事:桥工处有一名职工叫张耀江,他把一条公家发的毛呢裤子挂在房间里,后被小偷偷去了,小张也没在意。一个月以后,小张收到一封北京的来信,他很纳闷,北京我也没有亲友,谁会来信。阅后方知,偷小张裤子的人被逮着了,写信的是一位北京市公安局的女警察,她说通过工作证查找得知小张是武汉长江大桥桥工处的一名工人,信中透露出对大桥的热爱和对桥工的崇敬。接着说,其它失物随后寄到,通过此事便可以看出人们对大桥的情感。范老还提到为什么通车典礼不放在10月1日国庆节,而安排在10月15日,主要就是考虑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以及大桥的荷载。当年的10月15日,是星期二,估计不会有太多的人,结果桥上还是上了3万多人,围在大桥两端观看的有近百万人,武汉市那时的总人口是200多万。

    高鹤江,83岁,离休前系武汉桥工处高级工程师。谈起当年对大桥的养护原则甚至说起大桥各部分的联系以及每次被撞击后的检查,仍历历在目。为保证大桥的安全,大桥建成初期,就制定了统一的规范标准,由于当时没有成文的完整的制度可适用,,只好靠自己边摸索,边记录,通过实践,反复检验,保留切实可行的。比如每年的河床测量、桥墩检查、钢梁探伤、钢梁应力试验、轨道变化的尺寸等等。高老在桥工处一直干了29年,加上后来被聘用的9年,和大桥作了38年的伴,他积累的养桥、护桥的资料足有30多万字。直到现在,桥上的哪个栏杆是什么花雕,哪一个栏杆曾被撞断过,他都记忆犹新。1990年7月28日夜晚,月黑风高,武昌造船厂一艘1200吨的浮吊船,风中脱锚,自上而下,撞上大桥的钢梁。高老得知信息后,立即赶往现场勘查,测伤情数据,查危害程度,看轨距变化,探伤害后遗症。他说,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会对大桥的安全以及铁路运输带来巨大的损失。只有摸清底细,才能拿出对策,才能给领导提供更确切的决策依据。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应该时刻关注大桥的变化。高老还谈起一段文革时期的往事。1967年,一个造反派组织,看到汉阳桥头方向桥上栏杆的雕花有一只和平鸽,他们认为是“和平演变过渡”,就砸断了那一只和平鸽的翅膀,接着就准备跑到武昌桥头去砸另外一只,高老阻拦住这些年轻人。他说,这是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成就,这些花饰都是经过毛主席批准的建造安装的,你们要砸必须请示市革命委员会,后来市革委会负责人阻拦了此事,保住了和平鸽。

    周树桃,74岁。技术革新能手。1950年参加工作,1957年来到桥工处。因为喜欢钻研,为建桥和养桥发明、革新改造了近40种工具和设备,后来被武汉市、湖北省、河南省、铁道部多次评为劳模。看到老人家保存完好的当年的立功奖章和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的老报刊,不禁对老人家肃然起敬。据桥工处的老同志回忆,周树桃发明的扁担锤、自动筛沙机等,几年前还在使用。

    一曲雄壮、进行曲速度的《大桥卫士之歌》描述了守桥的武警官兵对大桥的深深情怀:“爱比江水深,情比江水长,我们日夜守卫在长江大桥上,多少风雨,多少寒暑,赤诚刻在我们的哨位上……”武警守桥部队三大队的官兵们换了一茬又一茬,爱护大桥、守卫大桥的情感和职责一直未改变。现任教导员王勋求自豪地说:“因为有我们的岗哨存在,大桥就会多一份安全。自从我们接管大桥守卫任务以来,数不清的行人和旅客对我们的哨兵投来赞许的目光,我们也因为大桥平增了自豪感”。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4743查看9评论

jsjxq001 发表于 2007-10-16 14:07:15
武汉长江大桥
5883115957.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1 收起 理由
ftyl + 1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jsjxq001 发表于 2007-10-16 14:07:43
大桥下的和谐舞步
5883115958.jpg
举报 回复
jsjxq001 发表于 2007-10-16 14:08:09
新老大桥人共话大桥情
5883115959.jpg
举报 回复
CQQJZY 发表于 2007-10-16 14:27:59

欢欣鼓舞!向老一代桥梁工作者学习、致敬!!

欢欣鼓舞!向老一代桥梁工作者学习、致敬!!:)
举报 回复
行路者 发表于 2007-11-23 15:24:45
老一辈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呀!!!!!我们后辈的建设者应向他们致敬!!!!!
举报 回复
amdathlon6... 发表于 2007-12-1 23:43:19

回复 主题 的帖子

前不久刚刚从武汉长江一桥上过了一下,想想在50年前能完成这样的工程真的不太容易啊,向老一辈桥梁建设者致敬!
举报 回复
zg1986 发表于 2008-2-28 18:23:26
:) :)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举报 回复
大朴胜华... 发表于 2008-3-3 20:08:58
做桥的时候,考不考虑水位变化的情况达到了什么程度?像长江这样的重要的航道,夏天水涨得厉害,这时桥底下能通船吗?
举报 回复
hubhust 发表于 2008-3-3 20:49:30
我十二月份去长江边上玩,站在大桥桥底,头顶上是呼啸而过的火车,感慨万千啊
一辈子能造出这么一个奇迹这是了不起
佩服老一辈的桥梁专家们,尽管当时有苏联人的帮助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