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新技术视野下的新希望

山迪咨询... 发表于 2015-10-27 14: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海洋工程:新技术视野下的新希望
——对话Bentley软件公司副总裁克拉克·麦当劳
吴付标
正如辽阔的大海汹涌澎湃,蕴藏着无数宝藏,也潜藏着许多风险,海洋工程市场同样充满机遇与挑战。在征服海洋的过程中,人们除了勇气、智慧,更需要过硬的技术保障。
    谈到技术,就不能不提到克拉克·麦当劳(Clark McDonald)先生。在国际市场面临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这位在海洋工程行业精心耕耘40年的资深工程师、Bentley软件公司副总裁,对海洋工程的发展又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呢?
借着Bentley在北京召开CONNECTION大会的机会,笔者见到了克拉克,并就海洋工程方面的新视野与新机遇话题,与他展开了关于三维、协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对话。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当我们满怀热情地冲向大海,架起平台钻井采油的时候,市场却给予我们警告:油价持续下跌,而建于上世纪的一些平台也将达到寿命终点,巨额投资之后利润却不可见……
问:目前国际市场油价持续下跌,根据分析,油价还将在低价位维持相当一段时间,海洋油气的开采,似乎进入了严冬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需要新的海洋平台?
克拉克:当然需要。油价走低并不代表我们要停止生产,而是要更多地关注节流开源。从这个角度看,市场上的一些变化值得关注、跟进。在海油行业,生产现状是:大多数平台都建在浅海部分的大陆架上,采用是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产建造技术。随着生产的进行,油井尚未枯竭但平台的寿命快到了,保证这些平台能继续生产是利润的首要来源,这部分工作我们称为平台延寿。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渤海湾的很多平台,都在进行平台的重新评估,Bentley的智能评估方案已经帮助很多平台安全地投入了延寿后的运营。
除了平台延寿,全球经济格局和政局的变化也给油企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例如,以前墨西哥只允许本国国有石油公司开发他们的海油田,但由于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开发程度始终有所欠缺。2012年12月,墨西哥修改了国家宪法,允许利用外来的投资和技术开发当地的石油资源。又如巴西市场,当地的海油资源也很丰富,但要解决水深的挑战。巴西的海油离岸水深都达几千米,开发难度非常大,现在市场也开放了,但对外资和外来技术设立了门槛。还有缅甸市场,封闭了40年后还是开放了,这对于中国的工程公司来说,是必争的一个市场。
对于油企和工程公司来说,这都是非常好的机遇。但机遇可能转瞬即逝——因为政局一变,这些机遇可能就消失了。油企不但要快速决策抓住这些机遇,还需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成熟的方案和实施计划。
快速决策  把握商机
机遇稍纵即逝,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做好协同、紧密联系、快速响应,才能拿出成熟的方案,把机遇牢牢抓在手中。
问:大海带给我们的机会的确很多,但要从盈利的角度讲,抓住这些机会还是有难度的。
克拉克:的确是这样。实现盈利是经营的关键,但几乎所有行业实现利润的方式都很一致,那就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抓住技术、经济和政治趋势带来的商机。但是海洋工程行业的特点就是项目复杂、涉及的团队很多,而且这些团队在地域上也很分散。想要顺利完成项目,协作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做到快速决策,不但需要协同,还需要紧密联系,要随时能调出相似项目的关键数据进行评估,快速拿出设计和建造方案。为满足这种需求,我们推出了Bentley CONNECTION解决方案,利用微软Azure云技术将协作推上了新的高度。
在这个版本中,不但企业、项目、人员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些功能让我们的设计和决策变得更简单。当我们在使用这个版本时,只要输入一些项目信息,基于这些信息,系统就知道大概的项目规模和潜在的需求,以及全球一些相关的项目都采用了什么工具,这些用户会用什么软件,系统都会提供一个推荐清单。基于这些,快速决策显然就轻松了很多。
精确计算+智能模拟  确保运营安全
问:因为海洋工程本身的特点,所有组件都十分巨大,所以在设计建造整个平台时,不得不考虑整个构件的运输、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克拉克:实际上,所有深海平台从建造好的那一刻起就时时面临着安全问题。深海平台分为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水上的部分叫上部组块,有的重达到几万吨,这么重的一个组块,要从建造地运送到工地现场,运输过程本身就充满危险,业主通常都会为这样的超重组块单独建一艘驳船,从内陆河道将组块运输到平台现场,然后组装到平台上。在运输过程中,风力、波浪都可能造成驳船倾覆,而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故,打捞和重新装船将会带来灾难性的成本消耗。运达之后的安装同样困难重重。因为没有起重机能吊起这么重的组块,采用浮托安装法的话,事先就要对组块的下水和对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要清晰地了解。Bentley的MOSES产品所具备的精确计算+智能模拟,能够完美地保证整个运输和安装的顺利进行。
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应用,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大海里的资源,就必须保证安全和可靠。即便是对于沉船打捞这样的传统项目,面对体积庞大的沉船,如何切割,如何扶正、起吊、打捞,如果能实现获得精确的模拟,所节省的成本是相当可观的。
智慧建设海上风电  成就新的效益源泉
海洋带给我们的资源远远不止石油,开发新的应用、利用新的资源,永远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问:对于海洋工程公司来说,除了传统的海油开采平台,开发其他的应用是否也是能产生效益的源泉?
克拉克:是这样的。除了油气田开采,海洋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海洋风电。在这个领域,欧洲起步较早,英国、丹麦、荷兰和瑞典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风电发展大国。最近,美国、中国、朝鲜都在大力发展风电,包括中国台湾。
但相对于陆上风电,海洋风电设施面临着浮冰、台风、盐雾等复杂的自然条件,技术要求更高,建设难度也更大。除了技术因素外,海上风电开发还要考虑电缆铺设、船舶航运、滩涂围垦以及珍稀禽类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处于保护沿海浅滩区生态和避免影响旅游业的考虑,一些政府要求海上风力发电场距离海岸要有一定的距离,可能长达三四十公里。
因此,要应对建设地点离岸远、水深、风电机组尺寸大等这些制约海洋风电发展的因素,我们必须提供完善的方案。在这方面,Bentley的SACS和MOSES的完美组合能够确保海洋风电设施从设计到安装的顺利完成。
新视野带来新格局
新视野让我们看到了新格局,当“走出去”成为中国工程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时,我们还需要怎样的智慧才能在国际市场这片海洋中自由航行呢?
问:在这种新的市场格局和视野下,中国的工程企业该如何进军国际市场?
克拉克:就我所了解的中国海洋工程项目和团队,从技术上讲非常优秀。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中国的海洋工程项目,应该对数据共用有更开放的态度。就目前状况来说,中国项目的数据和信息都比较封闭。实际上,中国的工程公司也正在走向世界,去投标、开发国际市场的项目。如果我们能分享一些数据,大家就能共享交流、共同进步,这对中国工程公司建立自己的国际市场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这是个沟通的时代,分享的时代。
曾经,人类以团队的力量征服了大海,发现了新大陆。
今天,只有征服海洋,人类才能成为地球的主人,充分地利用海洋资源服务人类、造福人类。在这一场海上长征中,勇气、智慧、投资与技术一样都不能少。面对波诡云谲的大海,我们同样应该紧密联系起来,以精确的协同做出明智的决策,用踏实严谨的作风、稳妥安全的技术去战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