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桥梁计算问题

wdh_xf 发表于 2013-5-10 23: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在施工分析控制中,有个“转换最终施工阶段构件内力为postcs阶段构件的几何刚度初始荷载”,这个的目的是将施工完成以后的成桥状态的初始内力赋予结构上,后续的荷载,比如活载和温度什么都在这个初始刚度上进行计算的。

问题是:

1,在施工分析控制中,选上这个以后,程序会自动在计算后续荷载的时候考虑结构的初始刚度,这个初始刚度可以在“荷载-初始荷载-小位移-初始单元内力cs”中看到,我觉得这个里面的值应该和postcs阶段的合计的结果下,结构的内力值是一样的,可是我尝试了好多模型,有相等的,也有不相等的,为什么会不相等呢?都是成桥阶段的结构的内力,不应该不相等啊,原因在哪里?

2,用建模助手和悬索桥分析的时候,程序会自动形成大小位移,会自动形成初始单元内力,这个在“工作”栏的最上面的小位移里面的初始单元内力,和postcs阶段的恒荷载的工况下,结构的内力值结果是不同的?为什么?应该是相同的啊?
上述1,2的施工阶段都是一次全部把所有单元和荷载都放进一个施工步骤里面,不存在施工方法的问题。

3,这两个要是不相等,那结构真正的成桥状态的初始内力到底是哪个?哪个是对的?比如我不想通过这个方法来考虑后续荷载计算的时候初始内力,我可以用荷载-初始荷载-小位移-初始单元荷载来输入初始内力,那我应该输入程序自动得到的这个内力,还是输入postcs阶段合计下的结果?

4,后续荷载的计算要考虑初始内力的影响,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施工分析控制中的“转换最终施工阶段构件内力为postcs阶段构件的几何刚度初始荷载”,选上这个,一个是在“荷载-初始荷载-小位移-初始单元内力”中输入初始荷载,在计算后续荷载的时候,这两个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程序以那个为初始内力计算,我尝试过斜拉和拱,是以后者为基础计算的,悬索桥不知道,因为悬索桥在只考虑其中任意一个和两个都考虑三种模型下,结果都不同。我感觉应该是以前者为基础才符合实际吧,后续荷载应该是在施工最后一个阶段的内力下计算的,可是斜拉和拱的尝试结果却以后者为基础,怎么回事?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