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35+50+35)m变截面连续箱梁的图纸及计算,请大家来点评

redflag 发表于 2009-2-17 12: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个朋友做的计算(35+50+35)m变截面连续箱梁的施工图设计,现分享其设计图纸和计算文件。免币下载,下载后请务必发表意见,不然不厚道哟 , m- Z0 y2 F9 y
构造示意.png
6 j* \# m9 t$ r. z- Z- G0 `图纸包括构造图、钢束图及钢筋图,在图纸空间里。

箱梁图纸(35+50+35).rar

1.23 MB, 下载次数: 7801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6.9万查看149评论

zuoge 发表于 2013-9-6 17:16:28
我是参考一下假设一个方案,一眼看去,感觉不太合理,钢束达26.5kg/m2,对A类构件来说也是很大了。
举报 回复
wlqwlq620 发表于 2013-9-7 12:47:46
东西确实不错,好好学习下
- Z. V. i3 l4 y0 e8 l9 ]8 q
举报 回复
redflag 发表于 2009-2-17 12:37:56
这里是桥博计算文件,包括腹板通常束和腹板束+短束两种配束方式的数据文件。
9 ^( ]0 a: c( k& ~) j. Q1 w多提宝贵意见

计算(35+50+35).rar

540.18 KB, 下载次数: 4092

举报 回复
gangwan 发表于 2009-2-18 20:23:03
腹板束+短束的配束方式要好一些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2 收起 理由
辉哥 + 2 感谢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shutiancai 发表于 2009-2-25 16:03:30
可不可以都用通长束来做呢?
举报 回复
bigsea72 发表于 2009-2-27 10:09:51
很熟悉的图面~向楼主学习。桥头堡的这个活动真的很好。我平时都不回贴,今天我忍不住了~呵呵
举报 回复
poborsky17 发表于 2009-2-27 10:59:32
都做通长束是不是比较浪费啊 
举报 回复
mrliqtb 发表于 2009-2-27 11:26:34
造价差别不大的话,做成长束,施工更方便
举报 回复
shenwx69 发表于 2009-2-27 17:02:43
都做通长束是不是比较浪费啊 
举报 回复
wangz 发表于 2009-2-27 17:15:42
一个腹板里配并排配两根17的钢束还是第一次见,有参考价值,不然需配很多顶板和底板束。梁宽才12.8m,用单箱双室的,是否增加施工难度,单箱单室足够了,还有建议利用颜色来控制线性粗细,方便实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3 威望 +1 收起 理由
redflag + 3 + 1 交流答疑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北方章回体... 发表于 2009-2-27 23:34:17
首先施工单位喜欢通长束,不是材料多少而是在端部张拉施工简单,注意:--15以上钢束的锚头、千斤顶和到一处重量应该在100公斤以上,短束箱内施工特别困难;现在使用真空灌浆,浆体质量可以保证,通长束没有大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3 威望 +1 收起 理由
redflag + 3 + 1 交流答疑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zyq_csu 发表于 2009-2-28 10:30:37
东西是我搞的,很感谢站长发出来讨论。
) D" e: C2 j  W/ i5 w" P原来搞得不多,所以搞得比较谨慎,自己尽量多想想、问问。0 u( L$ c% [8 ]4 E8 u$ U; g
两列15-17的,腹板可能薄了点,我可能会加到45cm的厚度,因为施工误差可能有几cm。5 Z% Z$ u( j* d: N- d# a& _

% Q1 ]7 J0 i8 h2 X6 g% t双室和单室也讨论过,特别是总工要求做单室的,我说两种皆可;我认为单室是可以拉预应力,省材料,加快速度。双室腹板多,抵抗主拉比较好,而且支架现浇的话可能好些,不过双室的话我悬臂应该还小点可能更好。" y7 n( Q1 N2 ^9 `% E9 `0 p

) N% Y, j8 w% Z通长束和短束也比较过好久的,如果是短束的话,一束根数就比较少,施工不是很麻烦,而且短束的话省材料点,而且应力好控制;通长束的话施工简单,没有齿板的话质量可能更容易保证,而且我也比较懒。
$ \# _2 p  Z  O: [- r1 T- j6 M7 E! O
是否分段施工也建立模型比较过,分段的话钢束损失比较小,但是在施工缝那儿要安连接器,所以那儿线形要调动,导致结果差不多了,预应力损失减小的优势,被线形调动中和了。我这只是从计算的角度比较的,实际施工不熟悉,所以没有考虑。
4 O7 Y- C7 J8 {0 ^& P6 T2 A
; U0 q8 R1 m) n! B; }8 d对于颜色控制还是实际线宽控制,这个因人而异,我个人喜欢线宽,比较直观,而且每人对颜色感觉不一样。
$ e" q2 @5 M: C7 k: Q5 R& Q- g3 p: K3 S, W7 p
欢迎就技术问题讨论,很多东西你见得多不一定代表就是对的,要通过思考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碰撞才有火花!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5 威望 +2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 2 交流答疑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sinba606 发表于 2009-2-28 13:57:46
顶板束配通,就不用留人孔在顶板张拉了。不过有点浪费!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1 威望 +1 收起 理由
redflag + 1 + 1 交流答疑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huhu9808 发表于 2009-3-3 16:46:25
我觉得是否用短束,要和施工流程结合到一起来考虑
举报 回复
lpiou 发表于 2009-3-4 21:29:44
单成林 旧桥加固* u7 N& @/ }$ c! C3 A& Z* U
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梁那章的例题就是33+50+33的2 U. R2 t1 h' n0 T1 R/ O  O+ ^
和你的跨径差不多8 ?  |) {0 b; t+ Q" G6 t
看一下吧
5 h, O) A3 M" T7 U! J要不将来也要加固了 呵呵
举报 回复
lpiou 发表于 2009-3-4 21:38:43
看了一下图纸  ~5 N" Z7 T8 V3 y
跨中梁高1.6支点2.8' Y5 ?: d9 f) ?) F, W, V1 s
跟单成林那座桥相似* {$ w" j- N% U. b! h# m& [
支点是不是做成实心截面了 合理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