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矮的钢梁,80cm,横断面,几个矩形箱型截面,中间桥面板和底板连接,顶板带U肋,横向,2米一道横梁,中间无横肋。; w# O, |& F6 B
关于建模,几种处理方式,请大家给与建议,那种比较靠谱。2 w' H& R* o% f8 U) M d/ v
第一种,就是单梁模型,算完以后再单独计算第二体系。( T* E$ l! d e/ _! N! t: t; h
第二种,纵向每个箱型截面一个纵梁,按照截面划分,类似梁格,截面划分范围内的U肋,作为顶板翼缘的一部分,但计算应力的时候,根据规范有效宽度公式计算以后,进行系数调整,有效宽度范围内的U肋作为截面一部分,范围外的U肋舍掉,横向,横梁的位置建横梁,横梁上下翼缘宽度就是横梁间距的一半,就是一边1米,计算应力的时候同样需要通过有效宽度进行折减,然后再单独计算第二体系。
; ^4 G" o& @4 o3 v- j; }9 Y第三种,在第二种的基础上,纵向不变,横向,因为梁高太矮,横梁间距又大,横梁截面取有效宽度范围内的翼缘,剩下的桥面板也建成一个一个小的矩形顶板的小横梁,但看结果的时候,不看小的横梁,当然,可以不建这些小的横梁,更加保守,然后还要计算第二体系。
( q- W0 b" q" J5 M4 F第四种,纵向,矩形箱型截面建成纵梁,因为梁高太矮,U肋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把U肋也建成一个一个小纵梁,带着一部分顶板,当然也可以不带,更保守,纵梁和U肋都带一点点翼缘,或者干脆不带翼缘了,横向,横梁也是建出来,带着有效宽度范围内的顶底板,中间建成一个一个小横梁,然后看结果的时候,所有部分的结果都要看,这种方法,是不是就不用计算第二体系了?" Z; p V) p+ B j# V! X4 l- f
哪种更精确一点,除了建实体或者板单元模型。
, f" A. e. ^' H- C+ G+ L% g7 t* A: g0 Y# y+ X%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