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连续梁普钢配筋

liushui 发表于 2014-4-29 10: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大家都有这个感受吧,预应力连续梁在配好钢束后,即使软件计算后主梁全部受压,并有一定的压应力储备,但是就算纵向还是要配普通钢筋。一种解释是钢束的预压力无法让混凝土做到全压,所以需要普钢。针对这个问题,提几个问题,作为启发,欢迎各位高人前来畅谈。
3 G0 ]7 m6 T  H6 X, E* F(1)关于预应力钢束中普钢的配筋,不知道有没有权威的指导意见。比如以纵筋为例,有个设计院的图纸是外圈16mm直径的钢筋,内圈12mm,这种配法是凭感觉的吧,是这个设计院一贯的做法吧。这个普钢看起来是构造的做法,不是计算得出的。大家是怎么看的,都说说自己的设计院是怎么做的,比如内圈外圈直径一般多少,纵筋间距一般多少,等等。
6 `" E- a" S; L3 x$ R(2)预应力连续梁中 普钢的指标有没有个经验值,比如每平米多少kg普钢。
4 N6 l6 y- a! S! w' g. {(3)横向普钢 又是应该怎么配的: f1 Q2 C8 y2 X( T0 f$ ^
(4)预应力连续梁和普钢连续梁 的总的钢筋指标,有谁针对不同跨径做过详细对比,每平米分别是多少kg,就是想看下,当多少跨径是二者指标相等,大于多少米时,其中一个指标更经济,更有竞争力。最后再根据预应力钢束的价格比普钢每吨贵一定价钱(好像是贵2000元每吨),就可以大概知道跨径多少米时用普钢还是预应力更有优势。
# z3 m# I$ }* I; K(5)就计算而言,预应力连续梁纵向的计算,我们一般只计算预应力钢束的作用。那个普钢的作用在纵向模型中是无法计算吧,大家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规范中好像也没有说怎么配这个普钢,各个设计院不会是拍脑袋的吧。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o! y7 R0 I8 D& d# Q6 _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7803查看3评论

旭日东升... 发表于 2014-4-29 13:59:09
    预应力结构配置的普通钢筋大部分都是构造筋、防裂筋。
$ U$ H  `7 r' O( j( C    设计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有预应力的结构),混凝土接触空气的面底下要配置防裂钢筋,其原因是:因为混凝土实体的散热与空气的散热是不一样的,前者慢,后者快;而混凝土的凝固收缩与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温度剧降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细微裂缝,一旦混凝土结构内部有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所以人们就想到了混凝土接触空气的一面配置钢筋,以预防开裂,而往里因为也是混凝土,存在开裂的概率小点(也有大体积混凝土处理内部水化热过高的措施)。
! T% d2 j% _+ H7 r    所以,对于有预应力的结构,配置普通钢筋是必要的,而且有些普通钢筋还能帮助提高结构局部剪力等。
/ g2 N3 i4 M/ M6 n. y8 u0 h
举报 回复
liushui 发表于 2014-4-30 16:27:59
旭日东升 发表于 2014-4-29 13:59
! a  P0 t7 V9 i% ^( [9 N预应力结构配置的普通钢筋大部分都是构造筋、防裂筋。
" S4 S/ ^1 ~/ q: d* G  g    设计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包 ...
" {% N. a' L: O; _6 y' s$ ^1 G
以纵向时为例,你们院普钢一般是怎么配的,比如内圈外圈普钢直径和间距分别为多少
' a  R8 O& M6 V* W0 z7 [, @
举报 回复
seulqs 发表于 2014-5-4 08:34:14
(1)关于预应力钢束中普钢的配筋,不知道有没有权威的指导意见。比如以纵筋为例,有个设计院的图纸是外圈16mm直径的钢筋,内圈12mm,这种配法是凭感觉的吧,是这个设计院一贯的做法吧。这个普钢看起来是构造的做法,不是计算得出的。大家是怎么看的,都说说自己的设计院是怎么做的,比如内圈外圈直径一般多少,纵筋间距一般多少,等等。回复:你所说的外圈,就是指横筋吧。确实,我们纵筋是12,横筋是16.纵筋考虑到纵向受力主要是钢束,钢筋是次要的,配置12的。横筋考虑到横向受力,箱子比较宽的时候,这是要计算的。
! n% M; Y0 R; d% W
(2)预应力连续梁中 普钢的指标有没有个经验值,比如每平米多少kg普钢。. p, h+ q& _5 a/ O  w- a
回复:这个跟跨度有较大的关系,比如40m,大概在220-240;100m,大概在170-190,单位是kg/m3.每平米指标,不习惯用。5 u7 M; R1 u- J! `: j: o8 O
(3)横向普钢 又是应该怎么配的) L9 v. `9 N  \$ x( C9 e
回复: 同1.
- F2 A; n/ l8 u7 d7 ^3 B(4)预应力连续梁和普钢连续梁 的总的钢筋指标,有谁针对不同跨径做过详细对比,每平米分别是多少kg,就是想看下,当多少跨径是二者指标相等,大于多少米时,其中一个指标更经济,更有竞争力。最后再根据预应力钢束的价格比普钢每吨贵一定价钱(好像是贵2000元每吨),就可以大概知道跨径多少米时用普钢还是预应力更有优势。
# d* [. H; \7 t7 S* ~回复: 理论上这么分析是没有错的。但设计上不会每个桥都这么比较,费神。有个习惯做法就行了,我认为。大于20m,有条件做预应力的,就做上。没有条件的,尽量减少跨径,做RC。& c, C7 _1 g0 T  v6 C
(5)就计算而言,预应力连续梁纵向的计算,我们一般只计算预应力钢束的作用。那个普钢的作用在纵向模型中是无法计算吧,大家是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的。规范中好像也没有说怎么配这个普钢,各个设计院不会是拍脑袋的吧。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 o5 w; ^3 Z5 x, E
回复:普通钢筋在模型截面折算上也是有作用的。在承载能力验算上,同样会有作用。还是那句话,习惯就是12的纵向筋,横向间距15cm。至于这是不是拍脑袋,规范上有说明。即使是拍脑袋,那是集体专家的智慧。
$ U  \( f" `, J& K' X) c总结,设计上有的地方可以扣,有的地方扣,就是较真。意义不大。

! c( V) _, r/ ^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