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改造的思考

西口河山... 发表于 2014-2-14 15: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条运营了70来年的单线铁路,行车速度在50KM/h以下。既有桥涵水害较轻(个人认为,仅有6座桥洪水位高于梁底,一座为中桥,其余均为3米以下小桥)。改造目标双线,电化,120KM/h。以下问想听听搞过既有线设计与施工的各位前辈的看法:; I$ u- M6 u; K2 F. ?; R; [1 G& ]
1、既有线增二线线间距问题
* s/ u. S5 `1 ?5 m     对于特大中桥,由于病害,水决定采用双绕新建双线桥方案,这个线间距根据既有线施工防护距离好确定。但是问题在于全线存在大量的1孔2米左右的混凝土板桥,以及1-6米的钢梁桥(桥高10米左右)。如果局部拉开线间距的话,全线成了蛇型,每隔500米鼓出一个肚,线性很难看,也不一定好用。初步决定对这两种桥线间距不拉开,区间线间距4米,采用D型便梁架空既有线后,拆除既有桥,然后顶进混凝土框架桥。这样处理会不会代价太大,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全线100座左右的小桥都得处理。0 y! ~; e' C$ f$ G1 |: ?
    对于小桥涵,增二线是否可以把区间线间距统一拉开到5米或者更大,来降低一些施工防护费用,增加工程的可实施性有无相关工程案例可参考。
6 O; h: G; S8 e3 e' {2、既有1-2m的小桥的改造问题6 r- g+ B& d6 c, c, G* m
     既有1-2m的小桥是否需要改造以及如何改造有点拿不准。根据路局搜集的桥涵劣化表,这些桥的病害主要是基础埋深不足,部分有道渣太薄的情况。说实话基础埋深不足,北方地区桥涵,也没有发生过特别大的水害,今后运营中即使是个别冲垮了,对铁路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我们也可以用便线(桥)抢修。如果全部改造,资金投入还是很大的。对于上方道砟厚度不足,可以适当抬道及其他办法来解决。
1 R7 @2 R/ Q$ t- F( @0 t& R. q' O    1)既有1-2m的小桥按利用处理时,用吊轨法对线路加固,用打钢轨桩对路基进行防护后,采用框架桥进行接长。4米线间距是否可行,6 _8 \2 X- t/ f
        还有没有 其他问题。3 I+ I& {5 d/ I  c. \2 i5 G
    2)既有1-2m的小桥按架空后拆除既有桥后顶进一个双线框架,经济投入是否太大,对于大批量的这种工程,用D边梁经济性是不是有较大提高。
8 W7 q+ h6 g: C- r; b4 j         还有没有其他经济性更好的施工方法、措施。* |2 X" f  ~& d, {  s+ |
    3)1-2m的小桥桥涵顶填土厚度的问题$ o* i7 V- s! l  b$ N
         桥涵的划分,6米以下,有填土叫涵,无填土直接铺道砟叫桥,对于这种2m的小桥,叫桥合适还是涵合适,如果叫涵,涵顶最小填土1.2m厚本线改造是无法满足的。如果按桥(梁顶到轨底按0.65m),由于跨度较小,路桥过渡差别过大,桥梁相当于一个硬支点,会不会引发断轨发生。有没有必要像公路一样设置路桥过渡的台后搭板。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处理办法。' d. J1 l4 Q+ V! _! q
3、1-6米的钢梁桥改造的问题7 m4 |9 f2 k& W7 A- q! U. [
     这些1-6米的钢梁桥多为排洪桥梁,# L5 \" W1 q3 b6 K( Q3 v
     方案一、采用便线,改为1-6米的双线框构桥(带底板)或者1-6米的双线刚架桥(不带底板,采用桩基)
# @. h! L8 O5 C+ n+ z" Q/ Q     方案二、采用D便梁架空线路后,顶进1-6米的双线框构桥(带底板)
0 M: C" h* g# T" I( ]3 x* g3 D     方案三、采用D便梁架空线路后,桥下新建1-6米的双线框构桥(带底板)或刚架桥
) t1 K1 o9 S' r- r: h! D  R' i. T6 A8 }  {
     方案一的问题在于采用施工便线会不会造价太高,全线这样的1-6米的桥较多;* _2 t$ k  X& W& i
     方案二的问题在于排洪桥梁的冲刷问题,框架底是按梁桥一样置于冲刷线以下一定深度呢,还是适当埋深后加铺砌。铺砌深度如何把握。埋置的深度太深,增框架桥的高度大于10米,受力可能很不合理了;" ~1 M+ K2 f1 h0 w7 _. Z: j$ E8 P% W
    方案三的问题是长时间架空线路桥下施工是否安全,费用是否也是巨大的。
) x/ D: Z) n- D4 K    请大家讨论一下
9 h( d7 K: J1 U3 ?; t7 E( Q# u# s
4、洪水期桥下净空的控制: }/ D' |5 ?* v2 P; ]
     本线大部分既有小桥涵没有发生过水害,但历史洪水位以上净空也比较小,一般来说也就0.5m的样子。既有线轨底到梁底的距离较小。线路抬上去的话会大量降低既有线利用段,压下来一般需要吃掉30cm的净空。也就是洪水位以上预留20cm的空间。还有以下因素不可预见:1)小桥涵的历史洪水位不一定准确,铁路部门也不可能在洪水期对每个涵洞都测水位,也有可能是最大洪峰过去后才测的水位。2)洪水年份为62年,距今以有50余年,排洪通道的地形地貌会不会发生很大变化,根据现场踏勘,很多桥涵净空很低。压低既有行洪净空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桥下净空如何来合理处理。因为即涉及桥梁的概率性安全,又涉及其他专业直接投资的提高。
* O7 p; i0 ~/ C$ E7 }2 d( }
1 l0 P+ r- [. a2 R4 @" z/ L1 ?5、有没有更多的工程案例可以借鉴。- f9 t) |9 A8 D) b3 I5 x
$ |$ u! {3 {; d" o/ }( n9 I
   欢迎大家讨论4 q( G# a5 n% t- G# O  P

) T: B1 ~9 i4 p% |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8635查看2评论

leefly8998 发表于 2014-2-15 11:47:42
本帖最后由 leefly8998 于 2014-2-15 11:48 编辑
% k' x7 F$ f2 c4 e# m! g# i/ r' k
6 v) x! g2 y& G% S7 b9 Y3 K对于:方案二的问题在于排洪桥梁的冲刷问题,框架底是按梁桥一样置于冲刷线以下一定深度呢,还是适当埋深后加铺砌。铺砌深度如何把握。埋置的深度太深,增框架桥的高度大于10米,受力可能很不合理了;: n, `0 s8 ]" t5 l' v. Q0 ~; y- Z( ]
个人认为6m的框架涵设置好铺砌,基底埋深用冻结深度来控制就可以了(或者冻涨换填),置于冲刷线是对于桥梁基础而言的,涵洞一般不会计算冲刷的,至于铺砌深度要根据单宽流量和流速来确定
举报 回复
西口河山... 发表于 2014-2-17 11:18:30
非常感谢二楼,你的意见是采用框架桥替换原梁桥的一个有力的支持。
) g, M, W+ _5 Z, a8 d# N0 b) r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