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用范围:在行车线上将线路进行加固或架空,不中断行车的条件下,达到架空既有线路,进行基坑开挖或顶进作业的施工条件。
v% O# H" {0 m2 `. i* N% K1.1 D型便梁加固轨道作业适用范围7 @4 i9 P- b( h( N+ q$ \
大跨度框架桥涵(渠)下穿既有线路或站场。6 ]& G. g- o D2 [ F9 O& V* A+ k
1.2 扣、吊轨梁加固轨道作业适用范围
( v6 |9 i9 \; G+ Q, P0 y小跨度涵渠下穿既有线路。. v' D, ~' H2 O! p! J
1.3 工字钢束梁加固轨道作业适用范围
% M1 W: h" D* o7 @7 A# \中等跨度框架桥涵(渠)下穿既有线路,拼接后可进行大跨度施工,由于本作业可分为多种施工作业方法,故不再说明。9 q: k* [, e& _+ j2 p% ~
1.4 工字钢束与横抬轨束梁结合加固轨道作业适用范围/ y- g i% D- {2 W9 r' P4 M
中等跨度框架桥涵(渠)下穿既有线路。工字钢束布置在线路两侧,安装简单。
$ o& u7 d1 u' ^+ T$ n6 G7 e8 u) }2 作业准备
o: A6 k$ k P$ {2.1 D型施工便梁加固作业准备
) h f' F- K: }: \8 ^9 x/ Y2.1.1 根据下穿结构跨度的大小选择所采用的D型便梁(D12、D16、D20、D24),单跨无法实现架空时,采用4种跨度的D型便梁来进行组合设置。6 z8 e& t5 Q, x$ q1 ]
2.1.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施工方案,确定便梁支墩位置及支墩的结构类型(一般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桩,地质复杂地段无法进行挖孔桩施工时,可采用钻孔高桩承台),支墩结构必须进行设计计算。
. V# F1 Z$ n2 s) [3 Y: s2.1.3 按照选择的支墩结构类型及施工方案完成D型施工便梁支墩的施工作业。/ V% g1 t7 h- s9 f9 W$ n
2.1.4 便梁达到施工现场,并清点各种零配件数量。
9 ~; _0 [; k+ H' g# h: s2.1.5 根据工程地点,合理选择架设D型施工便梁的施工方案。
9 X4 y% n9 l/ D+ U2.1.6进行作业人员组织培训工作,明确各工序的作业方法。
" |3 @# P- {) T( ^2.2 扣、吊轨梁加固作业准备' u) y. b" ?/ n: B
2.2.1 在线路上钉出轨束梁的梁跨中心点,并用方尺“方“至两根走行轨上标注记号。
% k9 l. o" b6 @/ D- a- ~4 d. t% z1 |2.2.2 根据轨束梁结构形式计算确定扣轨U型卡及盖铁,并进行加工。! i* s* O- M0 F8 o
2.2.3 施工慢行计划申请,并设置工地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
& N' \" B2 j8 a+ D2 p2.2.4 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培训学习。
" U8 Y: D# r. W2.2.5 将轨束梁用钢轨人工抬运至线路两侧位置摆放。3 l+ F! v& C! m6 \
2.3工字钢束梁加固作业准备, B8 R, a0 f+ P. t1 z
本作业不再说明介绍。
8 W* L( S+ N" X0 ^( ?( u2.4工字钢与横抬轨束梁结合加固轨道作业准备
5 i% @3 H$ @% a4 `基本同2.2。 V3 o& l6 N% z% m4 C$ V
3 操作方法
7 O. e0 G8 ~, t B% l3.1 D型便梁加固轨道作业操作方法' ]$ I, K. W% M9 P/ J( R/ B$ j/ Z7 L
3.1.1 按照施工方案,完成D型便梁支墩施工后,将线路恢复至便梁设置位置(便梁设置根据既有线路平面位置,配合便梁使用说明书进行设置),复核便梁支墩顶面标高,清理线路两侧的施工料具及杂物。
! y2 S' Y+ i+ O* J: X8 Z k3.1.2 横梁S2先就位的架设方法
# ~) z6 @' k/ }0 W' [, H2 {3.1.2.1 在钢轨上准确标记横梁中心位置。- g2 R. S4 p, t( ^' I' M
3.1.2.2 按照“六”抽“一”逐根抽换线路轨枕,插入横梁S2,连接钢轨扣件,用定位角钢S7控制横梁位置,防止列车多次碾压后位置变化。
# S' R& L9 U7 I5 w3 f" A0 u3.1.2.3 按照架设方案架设纵梁S1(架设方案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确定,单线可采用汽车吊配合,多股道可采用简易移动起吊式龙门架配合移梁小平车进行),架设纵梁S1必须在封锁线路条件下进行。
' a; r. H1 u0 v$ I3.1.2.4逐根准确调整横梁位置,连接纵横梁及所有连接扣件。调整时可采用两台起道机平放于横梁两端,松动要调整的横梁与钢轨连接扣件,起道机顶住要调整的横梁腰部,同时起压两台起道机,并适当清理道碴。横梁对位后,稳住起道机,连接横梁与纵梁的连接扣件,完毕,拆除起道机,恢复道床。采用以上方法完成所有横梁与纵梁的连接工作。2 L1 L# T; |/ \8 Z3 I6 W
3.2 扣、吊轨梁加固轨道作业操作方法* j) C& _1 b) l7 O8 w, L/ }
3.2.1根据实际开挖的跨度,查表确定单侧钢轨的根数。现场自梁跨中心向线路两头按照枕木间距尺寸分线。' l' W. `- {# {, v1 n. q4 K* c! C" U! b
3.2.2将单跟枕木两侧枕木盒内道碴同时扒出至枕底以下0.1m,并调整枕木间距。* n5 k9 e# u; c/ Z
3.2.3将轨束梁用U形卡套在枕木上,若既有线路为钢筋砼轨枕,需先按照“六”抽“一”的方法将钢筋轨枕抽换为木枕,抽换下来的砼轨枕及时抬运至指定位置堆放。8 m/ a6 u3 y3 N8 A( p* z4 ~
3.2.4回填补充道碴,捣固道床,并检查线路几何尺寸。
. o5 N; u' Q& _; C0 w6 H" g4 Z' p3.2.5重复以上工序将枕木逐根套上U形卡,完毕进行线路检查并调整。
3 }5 ^$ Z' ~$ a) l, J8 G! K3.2.6用撬棍将钢轨翻到枕木面上。
" Q3 q! F- f7 @ D' e3.2.7先靠拢正摆两根钢轨,完毕将其中一根钢轨用撬棍翻倒倒放并用撬棍稳住,再用撬棍慢慢拨向另外一根钢轨靠拢,用撬棍稳住,再将第三根钢轨以正摆的形式滑入,形成3根一束的形式,以次类推进行扣轨。4 W, y; S4 ?9 g E" h4 {( F
3.2.8轨束调整方向,使轨束与行车线平行,并位于设计中心位置。$ r2 T% d) h+ z7 S! ^
3.2.9用套筒扳手连接U形卡和轨束梁。
( Q' g" F3 D$ ?3.3工字钢束梁加固轨道作业操作方法: ^0 L/ [% \6 {; ]( @
不再说明 K# p% p. t3 q+ S% T/ ?' v8 i4 ~
3.4工字钢束与横抬轨束梁结合加固轨道作业操作方法
' H5 V& ~4 y- U& Q8 Q. K# B) n3.4.1将工字钢支点位置整平。标高根据纵梁工字钢束、横抬轨束梁及线路走行轨几何关系确定。支点可采用枕木或混凝土支垫。平面位置一般将工字钢束内侧与线路枕木头齐平(即两工字钢束内侧距离为2.5m左右)。( o. [1 c: Z8 D8 S, @- Z
3.4.2顺线路纵向方向开槽,为便于安装,开槽宽度比工字钢束的宽度大0.2m为宜,标高低于支垫点标高0.1m。开槽时将道床做临时保护,防止道床随列车的震动而松动滑落。
! z4 t+ O9 Z# @1 {2 {5 A3.4.3将工字钢逐片人工抬运、拨移到位,摆放顺序从内到外,在工字钢之间采用短枕木作为间隔支撑,每1m设一根。+ a" J9 s7 u5 d3 j; H1 f9 N
3.4.5用U形卡连接工字钢束,并采用临时支撑稳固好,防止工字钢发生倾斜。
7 n6 d+ g/ v0 y3.4.6两侧工字钢束架设完毕后,进行横穿轨束梁的施工。3 v7 G1 m* n Y, d
3.4.7轨束梁一般采用3扣或5扣的形式,钢轨用P43或P50。适当调整既有枕木间距,扒除道碴,逐根穿入短钢轨形成扣轨梁形式,并用U形卡及盖铁将其捆紧。轨束梁长度以端头超过纵向工字钢束梁外侧0.3m为宜。1 U# s/ P" }* B/ R4 C+ s3 z) w3 l6 M
3.4.8将横抬轨束梁与纵向工字钢束梁用U形卡及盖铁连接牢固。逐束横穿横抬梁轨束并与工字钢束连接。9 f1 @1 ?- ]# G' A' \
3.4.9用胶垫或3cm木板将横抬轨束梁与走行轨接触面隔离,防止区间出现红光带。
5 Q( C K p* a9 M; R3 f. @0 ~3.4.10在曲线位置或枕木调整尺寸后,采用轨距拉杆加强线路的稳定性。6 d. @: ]9 c$ k5 E
3.4.10在架空开挖过程中,将线路两侧两束纵向工字钢束梁采用角钢、U形卡及盖铁等连接件将其连接,确保纵横抬梁结构的横向稳定性。
) ~1 U+ W0 T. C4 质量标准及要求
* q5 E8 W: j& S, @4.1 D型便梁加固轨道作业$ D( `7 |# Z9 v w
4.1.1便梁设置方式必须严格按照《D型施工便梁使用说明书》中的有关要求选择。1 X' ^. m5 O) s: U+ k
4.1.2 采用D型便梁架空线路的施工方案,关键在于其支墩的设计及施工,故,其支墩必须经过严格的设计计算和审查后方可实施。/ X% `4 [' b# s
4.1.3 便梁采用组合跨度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支墩的标高,特别是中墩(中墩有时必须设置成高低台的形式),确保两跨横梁顶面标高一致。
* |+ P( a5 |! c7 O4.1.4 各连接扣件必须全部安装,不得漏装。
( `# c, M$ |6 f& x9 ^8 d6 {4.1.5 连接螺栓的扭矩力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 A' N! o6 p, C. \( a
4.2 扣、吊轨梁加固轨道作业
1 }( M& ?8 ]6 H- z7 Q4.2.1 轨束梁钢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探伤检测。/ A. _& L& e$ z. x; b
4.2.2 扣件U形螺栓及盖铁连接必须采用弹簧垫圈及平垫圈。. i( e, n) j; k7 R
4.2.3 U形螺栓必须使用不小于φ22的Ⅰ级钢筋进行加工,盖铁用钢板必须使用厚度不小于8mm的Q235钢加工。" S: B- \* g- H" |. d
4.2.4扣轨用枕木必须是再用木枕,不得使用失效木枕。
9 v5 G% q1 o9 q# H( W& ?' A: K; y4.2.5 U形卡必须牢固套住枕木,在架空开挖时,必须清除U形卡与枕木之间的道碴等杂物。4 D" j$ S) j$ B9 |
4.2.6 扣轨完毕后,轨束梁盖铁顶面不得超过走行轨面25mm。2 y* z+ ~$ @" f+ b
4.3工字钢束梁加固轨道作业
1 ^+ }& G' r5 ^$ P$ k0 w- C3 h9 H不再说明
/ z# F4 q) f' m+ X! i0 g% z6 O4.4工字钢束与横抬轨束梁结合加固轨道作业, o$ z A: o- f
4.4.1横穿短轨束梁所用的钢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探伤检测。# e5 N4 a' |5 k
4.4.2 扣件U形螺栓及盖铁之间的连接,必须加弹簧垫圈及平垫圈。7 j, l& r/ Y8 |
4.4.3 各种U形螺栓必须使用不小于φ22的Ⅰ级钢筋进行加工,并严格控制加工的几何尺寸,盖铁用钢板必须使用厚度不小于8mm的Q235钢进行加工。0 x4 i# E" H7 K
5 职业健康安全注意事项" j: S3 Z* i$ e1 L
5.1 D型便梁加固轨道作业
3 V, S0 K) \7 c- z) H% l. }6 j5.1.1 必须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作业“八不准”和“一把关”的规定。
" f5 x7 E! W. w H7 ]! W5.1.2严格按照《技规》要求设置施工防护及办理施工慢行。5 y7 S* H& V" t Q5 [" L H) ]) H
5.1.3 在穿入(抽出)横梁S2的过程中,必须指派责任心强的职工进行现场监控。穿插过程中防止横梁与两根走行轨搭铁,影响区间信号。+ V7 Z, d" |, K5 r
5.1.4 在站场多股道上架设(拆除)纵梁S1,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细化封锁时间内的各项作业内容,并建立相关的应急处理措施。
6 `7 y- j! l7 I5.1.5 电气化铁路区段采用简易龙门架架设(拆除)纵梁S1时,必须详细调查接触网的实际高度,并对龙门架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架梁所用的设备、机具必须事先进行检修调试。
7 z0 D2 [ L1 _5.1.6 当便梁范围有钢轨接头时,须将钢轨接头调整在横梁S2上(换轨)或采用加固接头位置的方法,提高接头位置的受力状况,减少接头变形量。一般用短钢轨束放置于接头位置相邻的两根横梁之间,并用硬质木板垫牢固的办法加强接头受力状况。
; `4 w4 {4 n) ]$ `+ X- n5.1.7 架空后必须用3cm木板将横梁之间的空档满铺,并在梁底挂上安全网。多股道架设后,股道间便梁的空档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将其封闭。: T2 y: z; z4 D+ ~2 x% M& K
5.1.8 施工作业人员禁止在便梁顶面行走。1 z, P \( A9 p
5.1.9不得从便梁上下进行料具传递。特别是重物及长细材料。% H' k$ S) U: |. `
5.1.10 不得将便梁作为支点,进行设备机具的吊装工作。) y9 w% \4 p1 `4 i; w0 Y$ j
5.1.11 线路架空后,每天必须对便梁所有连接扣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紧固,并详细记录相关情况。
* z# @) u, p7 Z- p2 g( k" q$ V7 O( L7 ?5.1.12 对便梁支墩设置沉降及纵横位移观测点,每天观测3次(每向下开挖1.0m必须观测一次),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0 c/ R k' O; _8 U) Y* S5.1.13 架空开挖施工过程中,必须指派专人进行开挖作业的监控,防止施工机械碰撞便梁或其支墩结构。
1 X6 y8 [6 u5 @, a' M, x! ^5.1.14 架空开挖作业必须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尽快形成主体结构,恢复线路。
: b' J2 K8 t% {4 F! t5 C, N5.2 扣、吊轨梁加固轨道作业
0 \4 L6 @9 e% A7 _( K& q( [基本同5.1中的相关要求。+ |: z- m8 Y# m
5.3工字钢束梁加固轨道作业
) t" h! R5 U; u不再说明。 o; w# w! `) y/ g9 U% N2 P
5.4 工字钢束与横抬轨束梁结合加固轨道作业
" q2 h% H8 V( Z$ p6 c5.4.1 工字钢束支点位置的路基必须重新进行夯实牢固。/ f" G; h. k ]$ n& i2 @
5.4.2 其它要求基本同5.1中的各条要求。
. \* D/ @$ z+ u/ |/ O6 环境保护注意事项
2 E% M2 |( o- O$ ?0 l0 w3 K* ?6.1 线路加固完毕,必须清理施工现场,并将施工产生的垃圾分类处理。+ U9 }0 `- P+ p
6.2对既有线路道床进行清筛处理。
$ C4 a( \" m& C, R w6.3施工时禁止破坏周边生态,并对其进行相关保护措施。& M# w9 f' Q% R, F8 i4 z' z
6.4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培训。
4 ^- h; ^' d0 p' e)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