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比较保守,总感觉这种设计违背了力学原理。这是有些人突发奇想,喜欢标新立异。设计估计都能设计出来,但意义到底有多大,有没有美感,能不能施工,难度有多大,有交流的价值吗?值得怀疑。我来点评点吧。
C6 Z$ n* X* ?, |0 [第一、基础设计、施工难度加大;因为塔是斜的,水平荷载不容忽视,对基础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 ~+ j* \2 t$ v m" N2 B6 u) j% C第二、塔身非对称受力,斜拉索两边也难做到对称拉力;即使做到对称了,塔身的稳定性成问题;
) }! t0 i: c1 t% X& s第三、塔身为环形结构,而斜拉索只能在平面内辐射向外伸展,每根斜拉索都会对塔身产生不同方向的分力,而且每增加一根,对其他索都产生说不清的次内力。施工控制很难。而且极有可能施工控制与成桥控制不同步;2 P/ F1 t8 g) N2 V) e
第四、将斜拉塔做成斜的,牺牲了高度,损失了最好的受力状态;
5 S3 Y. M& O3 V7 o0 N1 m( c第五、对桥面梁的预应力配索计算很啰嗦,因为两边的斜拉索产生的轴向力不同步,所以梁体预应力索很难做到满意程度;
% w5 s+ N" t, z/ B% D( A/ t第六、估计活载引起的内力变化会比正常斜拉桥大,随便一个活载都会引起两边斜拉索的不均匀受力,后果是产生变形有夸大的可能。+ B9 E7 v X8 p: I' b, T
对于这种结构,当然在设计中可以弥补很多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但弥补的代价会怎么样,谁知道。桥梁的真正价值就是接通行走道路,其次才是美观。如果单纯强调美观,而忽视使用价值,那是烧钱,现在我国还轮不到烧钱的程度。
9 L, Y, l7 ?. ]9 B2 d8 I) | 本人不反对有新结构而产生奇想,但总不能违背基本力学原理,而用超出正常几倍的造价来实现一下奇思怪想吧。
* g5 N. L7 U9 ]1 q8 s% G6 L*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