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弯桥及支座设置的设计案例分析

zyq_csu 发表于 2011-7-12 14:4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上次做的一个项目,山区小区高架桥,桥宽7.5米,存在几座小半径的弯桥,R=20,有些纵坡比较大,达到10%了,在跨径布置上我尽量采用L≤15米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双柱墩,联长都不大,以三跨为主,扭跨对应圆心角最大为35°。
支座开始用的是一般的支座布置方式,盆式支座,变形0点附近内侧固定,外侧的可以纵向移动,其余墩台都是圆弧内侧单向支座,外侧双向支座。
审查意见说小半径弯桥,由于温度、收缩徐变等变形与支座放松约束方向不一致,导致支座均产生较大水平力,支座不能承受。
后面我自己建模分析,得出一些看法,望同行提出意见。
1、一个固定支座的,其余支座都以固定支座为中心做射线状布置,释放温度力,纵坡不大时比较合适。

2、全部采用板式支座的话,用规格里面厚度最大的那种,由于支座刚度的影响,基本上水平力很小了,而且这种布置对于制动力的分散比较有利,但不适合大纵坡的桥梁,而且耐久性有限。

3、对于小半径弯桥,建模的时候宜考虑墩高,这样水平反力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4、固结一个墩,其余支座按射线布置
这种情况水平力比较小,墩梁固结,会对主梁固结位置支点弯矩放大,跨中弯矩有所缩小;以R=20的3*12连续梁,墩高3米为例,固结位置的主梁负弯矩增大了约10%,正弯矩增大约15%,对主梁结构配筋有所影响;但是对墩柱受力有很大改善。

制动力对柱底产生的总弯矩是一定的,可以用制动力×柱高来大概量化,墩梁固结后,柱顶也有弯矩了,柱底的弯矩就变小了,但是总的代数和是不变的;因为固结,这个弯矩,其实也是主梁弯矩的突变值,所以随着墩高的加大,对主梁影响会越来越大,而且墩高加大后,柱的线刚度变小了,主梁分配到的弯矩也更大了。

还是R=20的3*12连续梁,墩高11米,固结中间两个墩后,固结位置的主梁负弯矩增大约8%,正弯矩增大约12%,但是柱上的弯矩非常小。

个人认为:墩高较小的,可固结一个墩;高墩稍高,宜同时固结多个墩,具体以什么为界,得通过计算而定
对于墩高一般的,也可以在多个墩上设置固定支座,这样位移中心就要建模计算确定了。

纵坡稍大的桥梁,只要支座水平,支座可以抵抗制动力+离心力,本身是不会产生滑移的,但是施工单位水平较差时,容易出事故,如果固结一个墩或者多个,可以防止这类事情发生,以策安全,应注意主梁固结节点钢筋的增强。
望同行发表意见,共同进步。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1.2万查看8评论

trueghost 发表于 2011-7-13 16:48:57
开始的支座布置方式是按直桥做的,后面按弯桥特性布置支座;
在固结墩上做文章,这种思路有点意思,有时间试试看。
举报 回复
zyq_csu 发表于 2011-7-14 13:42:59
个人认为在纵坡不大时,多个制动墩比较合适。
纵坡大时,为了结构安全,墩梁固结可以防止施工单位太水。
举报 回复
757577575 发表于 2018-5-23 08:31:41 来自手机
收藏学习,以后用得着
举报 回复
张坤 发表于 2018-10-24 15:56:14
学习了,不错的帖子
举报 回复
一心向茹... 发表于 2019-3-11 10:55:49
谢谢楼主的分享,基本理解你表达的意思,我也是同意你的想法的。
举报 回复
jxguduy 发表于 2019-3-19 13:28:07
感谢楼主分享!收藏
举报 回复
qb3.03 发表于 2019-6-14 15:37:52
1、“对于小半径弯桥,建模的时候宜考虑墩高,这样水平反力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如果不考虑墩高,支座水平力会比较大,超出了支座的水平承载力。
2、但是实际工程一般还是采用盆式支座,支座的活动方向沿跨径线或者其垂线。
3、纵坡大于3%时,宜采用墩梁固接。固结墩为靠近跨中下坡侧的中墩。(也有固定较高墩的,欢迎大家发布看法。)
举报 回复
大康ORZ 发表于 2019-8-13 09:03:22
感谢楼主的分析总结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