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预应力梁对称与单端张拉重要性取舍讨论

子菁 发表于 2009-7-23 00: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梁体跨度超过20米,预应力束为竖曲线布置。现在多数预制预应力箱梁/T梁/工字梁/矩形梁之腹板预应力束均为对称布置,即同一片梁(甚至同一联连续梁亦存在这个问题)的两片左右腹板均设置纵向预应力筋。为减少张拉设备成本,在预应力梁体结构施工中(如,箱梁,T梁,I字梁,矩形梁等等)在只有2台张拉千斤顶的条件下,如何对预应力梁体结构进行张拉?(根据规范规定,长度超过20米的预应力筋必须采用两端张拉)
我曾经遇到的还有一种情况:大跨度T型梁,梁体腹板较薄,同一高度相邻两束预应力筋的间距太小,张拉千斤顶安装空间不足,即同一端不能同时安装两台千斤顶分别夹持两束预应力筋。也就是即使有4台千斤顶也因为没有千斤顶安装空间不能采用4台千斤顶对称两端同步张拉作业。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受规范的限制,对梁体结构张拉时是以对称张拉为主(此时两台千斤顶分别夹持两片腹板内的同位置预应力束,采用单端张拉方式进行张拉。)还是以两端张拉为主?(此时两台千斤顶在不同端部同时夹持同一束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以满足《公路桥涵施工规范》要求)
我的意见:我曾经做过一些试验检测,根据结果,我认为:类似这样的结构,特别是薄腹梁,无论跨度(或预应力筋)长度多少,均必须在对称的原则下采用两端张拉方式进行施工,即先满足对称的需要,再满足两端张拉的需要。也可以说为防止张拉过程中不对称受力导致梁体扭曲变形或横向弯曲,对于这类构件(梁体)对称张拉问题更加重要,而单端张拉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可以通过超张和延长持荷时间来减少或消除。若因非对称受力导致梁体扭曲变形将无法恢复原样。
(请注意前提条件,如果有4台张拉千斤顶,本问题就不存在了。上述情况在很多工地是存在的。)
请大家参与讨论。

求是   严谨   创新     Keep Moving.......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5949查看3评论

marsyuan19... 发表于 2011-10-22 15:43:21
本帖最后由 marsyuan1982 于 2011-10-22 15:46 编辑

规范中并没有“长度超过20米的预应力筋必须采用两端张拉”;对于T梁等预制构件,不存在并排刚束对称张力千斤顶放置尺寸受限问题,对于设计来说,文件中也严格要求对称且双端张力(必须千斤顶充足).
对于现浇曲线箱梁若出现并排刚束位置受限,不能对称张力的情况,可采用分步张拉以降低其侧弯影响,但需专门进行一定的分析计算.
举报 回复
bridge-s 发表于 2011-10-21 14:08:56
规范似乎没有规定“长度超过20米的预应力筋必须采用两端张拉”吧!
对于互通区匝道连续箱梁,由于桥梁比较长,需要分成很多联,很多情况下都是采用一端张拉,而且在联长较长的情况下,对梁段进行分节段施工,因此需要采用预应力钢束连接器进行连接,此时,也是一端张拉。
对于预制标准结构(如,箱梁,T梁,I字梁,矩形梁等等),施工中是必须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防止产生偏心导致梁体产生扭曲,开裂;而且这些结构在施工时有固定的台座,如果采用一端张拉,梁底与台座之间的摩擦,也会导致梁体开裂。
举报 回复
sukewin 发表于 2011-10-20 10:03:20
  根据规范规定,长度超过20米的预应力筋必须采用两端张拉,请问是哪本规范,好多30米跨的现浇梁采用逐段施工的方法,中间段的单跨钢束长度一般都在25米左右,此时只能采用单端张拉(另一端跟连接器连接)。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