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透型一体化桥梁防水; w5 f5 U0 y0 o1 f. f9 H
& x8 R# W% W7 v* D0 E4 F7 Y6 Z 1、防水方式
4 [/ h1 E+ n% b F! S9 H/ C3 p$ i. F3 h, _! G* |' I
前文提到,目前传统的桥面防水材料基本属于“薄膜式”防水方式,在水泥桥面与沥青路面铺装之间形成一层隔水层。这种防水方式和材料存在其固有的缺陷: O! m8 ^1 F7 z7 s! z
①、需要有足够的与上下层的粘结强度,但随时间推移、材料老化,其粘结强度会下降、甚至丧失;4 j7 }9 b, `9 E
②、材料寿命与使用寿命较低,一般仅几年;
% q/ K. c' \7 T L& V0 l' s4 p* _! R③、对水泥桥面状况(如平整度、坡度、干净程度等)的适应性较差;0 y0 p+ U- |0 B2 B0 w4 x
④、高温沥青路面铺筑、碾压,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损坏;
5 O6 _3 ~( a& B0 K⑤、对施工技术与工艺要求严格且不易掌握;
" j4 m& @* V: n, |" p* p" T⑥、生产、贮存与施工均存在环保问题;
1 F, @% H3 f8 a% ^- H" S2 `⑦、桥面边缘密封防水始终是一个难题;5 M5 o F3 {1 n5 b+ A( |
⑧、在水泥桥面与沥青路面之间存在这样一层“软”隔离层,易导致“两张皮”现象。
- O4 C l' w2 Y' }8 k1 W! h6 n* @9 Q/ C n
这种传统的“薄膜式”防水技术,通常是从房建工程防水中引用过来的。众知,桥面防水有其特殊性,与房建工程相比有着很大区别,因此这种“引用”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进和完善,才能较好地适应于桥梁工程防水。这里就桥面防水的特殊性作以分析:
+ g7 Q @- W, [" Y" C5 o1 Z①、桥梁的使用年限一般比房建要长;
* K% f! S4 z5 ?- z+ W②、桥梁所处的工作环境与温度比房建要恶劣;& U: j a9 D' @0 l8 s4 Z9 M
③、作用荷载不同,房建为静载,而桥梁多为动载,且工作变形较大;
" t1 |+ ^; x, e8 t8 }④、维修条件不同,桥梁维修会对社会交通造成较大的干扰。
& ^1 y3 Z7 b, M" H7 _7 e6 g+ X
# h w4 ?! |- W5 g/ _! d 针对上述“薄膜式”防水方式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桥梁防水方式—— “非膜式”防水方式——防水材料浸透到混凝土内部,不形成涂膜,增强了混凝土结构自身的防水性能、形成“结构防水一体化系统”。+ J" X/ J/ f6 y
6 |# z3 H7 m& o 这种“非膜式”防水方式的实现首先需要一种新的防水材料的支持,即“非膜式浸透型防水液”,它既能解决桥面防水问题,又能解决诸如梁体封头、伸缩封、梁体、翼板、防撞护栏、甚至下部结构等的防水问题,由于它的浸透性且不形成防水薄膜,克服了许多“薄膜式”的固有缺陷。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桥梁的整体性防水。" `1 D4 M- |/ Q* ^
& X( X$ `& E7 m* A
2、非膜式浸透型防水机理- {& C, s3 V$ |+ M0 D' A% H! x" E9 c
5 }, w9 z! A7 k2 Q Q1 r: w “非膜式浸透型防水液”是一种无毒、无味、不挥发、不燃烧的无色透明环保型水性溶液。将其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不形成涂膜,不改变原混凝土结构外观与颜色,而是渗入混凝土内部一定深度(几mm --- 十几mm),形成反应层。防水液渗入混凝土毛细孔中形成不溶于水的链状结晶,产生反毛细孔现象,组成很强的憎水层,使混凝土表层具备长期的防水效果,形成“结构防水一体化”效果。进而阻止以水为载体的酸、碱、盐、CO2、SO2等腐蚀介质对混凝土的侵蚀,以及提高混凝土抗风化、抗冻融破坏、减缓碱集料反应的能力。同时这种“憎水层”又具有呼吸透气性,混凝土内部的潮气完全可以向外散发出来。这就从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 J" i; r+ G3 ]' N( h$ D) @% c% l4 ?9 O. c; }( d
3、非膜式防水方式的优势
) r0 i o' O9 c; {* O" P
3 Q0 U0 ^0 C$ _1 ? 同传统的“薄膜式”桥面防水方式相比,“非膜式浸透型”防水方式为桥梁防水提供一个崭新的防水理念,它的确具有许多突破性的优势:" P- { X1 M1 k. ^6 L9 Z @
①、 同混凝土结构表层共同形成一体化防水层,并具有长期防水效果;7 Y, `6 X( u. u
②、既能憎水防水、又能呼吸透气;8 j! ^. d1 J) b: U
③、 适用范围很广,使桥梁整体性防水得以实现;
. G# z7 u8 n. u% h/ }④、 施工简捷、便利、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无需养护维修;! V4 T: y* K* V- E4 K
⑤、 对基底表面处理要求不严,只需无积水、清除粉尘油渍污物等即可; J/ @8 ?9 m6 @# b T
⑥、 对表面状况(平整度、坡度等)无特别要求,适应于各种几何形状,不存在边缘问题;
2 H/ y: K5 W4 M8 L( l% w' h⑦、 抗氧化、抗紫外线、耐磨耗,其使用寿命远远大于“薄膜式”;
( B7 a7 ^# Q: E0 K* A⑧、 属于环保型防水技术。7 x2 w, O! l9 X4 [# Z3 o! M
4、试验研究
0 F8 ~* K( b8 j- }
. c1 R) p( O% e我们对“非膜式浸透型防水液”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相关试验,这里就其三项重要试验结果分析如下:6 P) G. n# ~6 _* ^) j. s
盐水冻融试验 依据桥梁试验规范,分别对已涂和未涂“防水液”的4组水泥砂试件进行对比试验,冻融试验条件:3.5%盐水、-20℃。考察防水液耐氯盐腐蚀与抗冻融的能力。经25次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防水液对防水、耐氯盐腐蚀与抗冻融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 ?7 }% d" K0 |) T. _( V1 d8 L
% p P: S" r, t& {3 u6 ~) k! U 表1 25次冻融循环数据5 J( x8 h2 {3 g
9 v5 E- l3 z7 f6 U: y吸水率试验 结果为24小时吸水率小于1.5 % ,具有良好的抗渗透性。. O- o" u/ `, w6 x' a
表2: 吸水率试验数据
) h8 ^: D4 W) K" x( P/ m% D/ i1 \0 N/ Q
初重 24h重量 24h吸水率
) \. n9 h0 T% {" \& A- D涂' x) ~! |2 x `6 n9 m8 s
防水液组 1# 试件 776.68g 782.02g 0.69% / ]7 f. r3 s7 I$ V5 c$ ~6 H* P1 A, K
2# 试件 763.36g 770.27g 0.91%
8 E n. _" ]5 k* K! X( q) N( J6 c3# 试件 741.61g 751.39g 1.32%
# A% A; O5 N$ D2 a/ b. S+ ?/ J j4# 试件 750.74g 757.86g 0.95%
7 |* p# z/ O! a8 W4 m9 ]% k- `( ?" [对比组(平均值) 727.23g 787.02g 8.22%
7 c" w3 W( U7 k( Z5 d高温碾压适应性 J1 J) w. @( V/ t7 v, ~! Q
初步采用试验室内车辙试验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沥青和高温混合料对防水试件的防水性能无明显影响。经过碾压成型和1小时车辙试验,试件与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有良好的粘结适应性。
) \- ?! H% G. U6 t: b/ ~微小裂缝封闭 , D% @4 X4 W0 Z6 k, X
实际试验显示,对已有微小裂缝的混凝土结构,如果裂缝小于0.5mm,涂刷“防水液”后,在裂缝处同样具有良好的憎水防水效果。
# k2 \% k4 }7 K$ s+ A$ O' @6 x# J! h* f1 t
- a& F3 x. U$ k. E/ D; V1 f @
“非膜式”防水方式为桥梁防水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防水理念,它的确具有许多突破性的优势,尤其是较好地实现了混凝土桥梁的整体性防水。当然,尚需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技术与应用研究,以期为桥梁防水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