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通规》条4.3.10-3,这样说:“对于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A=300mm,图中的t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这句话结合起图示来,是否是这么详细理解:
$ z( x# X1 R. X3 H6 I9 H2 `" R# ~2 I. ] c+ p0 T0 }
1)如果钢桥上的混凝土桥面板厚度大于图示的100mm,那么先计算混凝土桥面板底部(也就是钢结构顶板顶部)的温度,是依据T2的初始值、最终值0、A=300MM以及(t-100)的厚度,对t高度处的温度做直线内插,然后考虑钢结构传递温度的均匀性,以这个算出的值作为钢结构梁体部分自上而下的统一均衡温度。2 Z5 M+ \% r: m3 e# X6 h0 j! _) q
$ u+ G( A8 F6 F' U* S; t9 T
用规范规定值做个举例验算:假设混凝土桥面板厚度t=200mm,采用100m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T2=5.5℃,那么高度t处恰好位于A控制的温度变化三角形的1/3高度处,用相似性计算的高度t处温度为T0=5.5x(2/3)=3.67℃,则钢结构梁体从梁顶到梁底的温度均为3.67℃。
8 [6 B9 i# h7 {" Q# D- Y/ ^
) J" f1 K! `8 d: y9 H8 _7 D" o2)如果钢桥上的混凝土桥面板厚度小于图示的100mm,那么是在T1与T2之间做线性内插求得高度t处的温度。
9 V6 r& k5 ]) f& z. u+ ~; R- {
$ j& [8 Y+ v! Q2 ^7 u4 L举例计算:假设混凝土桥面板厚度t=50mm,采用50m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T1=20℃、T2=6.7℃,那么高度t处恰好位于从T1到T2的温度变化三角形的1/2高度处,用相似性计算的高度t处温度为T0=(20-6.7)x(1/2)+6.7=13.35℃,则钢结构梁体从梁顶到梁底的温度均为13.35℃。
$ q( z6 Q6 f. u0 F5 Q" p9 f
( j. C" i8 D9 D+ Q; J# W3)T1所指的“上部结构顶部”,是否包含桥面板,因为现在无论简支梁板桥,还是箱梁结构,有时为了提高整体性和行车舒适性,都会考虑在顶板上浇筑一层整体现浇桥面板,那么这时是不是要在上部结构高度里包含考虑进现浇桥面板的厚度。比如梁高1.2米时,上部浇筑10cm现浇层,则上部结构高度H=1.2+0.1=1.3M,T1所指位置应该是现浇桥面板顶面。- n. {3 _/ ]7 s/ ~
; g; J5 Z5 f6 W4)表4.3.10-3提供了竖向日照正温差计算的温度基数,又区分成混凝土铺装和沥青铺装,那实际情况是桥梁运营时,顶部是沥青,其下是现浇桥面板,再其下是梁的顶板,那么这时怎么选值,我是说在使用MIDAS软件的时候。4 P9 T0 }9 H. D O% \
+ l; p; g5 P/ w) S4 K
相信这里有对桥规理解得很透彻的专家和大师,想请你们指导一下,谢谢!
: p0 F( a( V8 V N+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