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利用桥博计算结果给出梁的预拱度啊?
该怎样组合啊??很是不明白。 别人跟我说的,不知道对不对施工过程倒数第二个就是预应力拉完了但是没有跑车,这个时候的竖向位移如果小于使用阶段位移(比较绝对值),那么就要设预拱度,其值就是前面两个位移之和(前面的是向上的,后面的是向下的) 可以看一下同济大学葛耀君教授编写的《分段施工桥梁分析与控制》一书,或者是向中富编的《大跨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好像是这个名字,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上面有具体介绍预拱度的设置方法。根据书中提到的,如果按照绝对预拱度方法来确定梁端预拱度的话,那么在桥梁博士里面,计算预拱度应该就是最后一个施工阶段,一般也就是长期徐变阶段对应的各节点竖向位移的负值,这个位移考虑了结构自重、预应力效应、收缩徐变、温度等因素。实际施工预拱度还要考虑挂篮变形。一般来说,预拱度=计算预拱度-挂篮变形,当然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还会存在一个修正项。 规范上也有详细的说明吧,详细见6.5.2 发表一下 自己的看法啊 仅供参考。作为桥博,对连续梁,我觉得预拱度主要考虑最大悬臂阶段(预应力张拉结束后)各个块段的累计竖向位移,加上中跨合拢对各个块段产生的位移加上释放临时约束产生的位移加上二期恒载产生的位移加上1/2活载产生的位移。其中收缩徐变产生的位移没有计入,因为收缩徐变产生的位移计算的不准确,只有根据实际的经验以及已建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一个实际的预抛高值,感觉大家都比较喜欢1.6次抛物线,呵呵。 一般施工监控的话横载加上1/2活载就可以了 可以多下几篇论文看看 是啊,一般规范也有 原帖由 jbyretop 于 2007-10-31 11:10 发表 http://www.bridgehead.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一般施工监控的话横载加上1/2活载就可以了
呵呵,弱问:
恒载加上1/2活载这个说法我听说过,但怎么跟规范6.5.5说法不一样呢?
谢谢!
桥梁博士预拱度报表
可以输出的,给大家贴一份桥梁博士按照规范编制的输出报表(3.1版)。报表
预拱度报表模板 可以多下几篇论文看看 谢谢斑竹,再讲清楚点啊~~~~ 预混规范中给出了预应力的长期挠度与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考虑长期增长系数的挠度的差值就是预拱度,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只考虑恒载和活载,活载考虑0.7的频遇系数,而对于像变位、温度等均不考虑!! 10# dbridge你好你的报表我已经下载下来 我用的是桥博3.0好像你的模板中有些错误 比如容许挠度中边跨和中跨的值好像反了 另外很多组合好像也不是很对不知道是不是桥博版本不同的问题!能不能解答一下!感激万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