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5+40连续梁midas与桥博计算对比
最近做了个40+65+40连续梁midas与桥博计算的对比,结果差别很大,可能是模型有误,但找了半天也没找出问题的至关所在;midas的结果是对称的,桥博的不对称(主要是主拉应力),所以可能midas的正确的,请各位能人帮忙看看模型,看看哪有不对。现上传midas与桥博的模型以用相关图纸。 从midas结果看,都满足规范要求。
补充内容 (2012-12-5 00:31):
没考虑斜截面抗剪及抗扭 回去看看,明儿给答复! dingling320 发表于 2012-12-1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去看看,明儿给答复!
期待中~~~ .
计算后,桥博的主拉应力对称啊,没有楼主说的不对称。 我只看了桥博模型。的确,两个主墩的主拉应力不对称,左边的墩顶附近有16 #、19#、20#三个节点(还有1#)处的主拉应力超了。查了一下,发现几个问题:
1、温度荷载2输的不对,不是-2.25,而是-2.75。
2、支座沉降荷载不对称,1 1 1.5 1.5,组合时荷载是不对称的,不知道midas是怎么输的。
3、钢束输入的时候坐标好像有问题,感觉是输入方法不对,其实按导线法的话,竖弯只要4个控制点的坐标就行了,另加两个半径,你的好像控制点有8个,而且有可能,生成的曲线不是设计曲线。
你自己再看看吧! kunyuan 发表于 2012-12-2 1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计算后,桥博的主拉应力对称啊,没有楼主说的不对称。
可能你是对的,用报表的话就会有左右截面的问题,同一个节点可在前一个单元的右截面,也是后一个单元的左截面。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问题我以前也遇到过,确定是由于自对称的钢束输入的坐标不对称导致的,拿F1这根钢束来说,显然半径数据是不对称的,自然算出来的应力关于墩顶也就不对称;不同主墩对应位置的应力不一样恐怕也和这个有关系。
看了一下模型,从第五施工阶段开始两墩顶的预应力荷载效应不一致。应该是预应力钢束坐标不对称引起的,楼主检查一下钢束坐标。 dingling320 发表于 2012-12-2 2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个问题我以前也遇到过,确定是由于自对称的钢束输入的坐标不对称导致的,拿F1这根钢束来 ...
谢谢关心,其实结果是对称的,就像5楼说一样,原因是我回复5楼的问题。
现在看看为什么Midas的结果是通过,而桥博不通过?我了解的是桥博更保守点吧 xutianzhao 发表于 2012-12-3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一下模型,从第五施工阶段开始两墩顶的预应力荷载效应不一致。应该是预应力钢束坐标不对称引起的,楼主 ...
谢谢关心,其实结果是对称的,就像5楼说一样,原因是我回复5楼的问题。
现在看看为什么Midas的结果是通过,而桥博不通过?我了解的是桥博更保守点吧 rainever 发表于 2012-12-1 2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midas结果看,都满足规范要求。
大侠 您好 我用MIDAS 出了一下计算书,发现有几点不满足规范要求,1 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验算,2抗扭承载能力验算,3结构正截面抗裂验算(端支点部分)4结构斜截面抗裂验算(中支点,和中跨跨中)。先附上计算书,您看看 rainever 发表于 2012-12-4 2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关心,其实结果是对称的,就像5楼说一样,原因是我回复5楼的问题。
现在看看为什么Midas的结果是通过 ...
刚才 忘了附件了您看看 zbt3141592 发表于 2012-12-4 2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才 忘了附件了您看看
感谢关心,斜截面抗剪及抗扭承载能力没准备进行验算,所以抗剪钢筋没输入,截面的腹板厚度也没有输入的那么仔细。但斜截面抗裂计算是通过,你的计算书是按全预应力的,其实应该是A类的。至于支点处我想应该考虑支座削峰作用的,所以可不计。哪里有不对请指正。
学 习 学 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