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尔滨垮桥事故各地专家的不同解读汇总

AdminQTB 发表于 2012-8-27 09: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摘要:哈尔滨发生塌桥事故后,当地专家初步调查称,超载是最直接原因,具体有待进一步调查。                                       
  昨天,广东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路桥设计专家分析,事故桥梁应为三跨连续梁,中墩采用的是单支座设计,设计上存在先天不足,对偏载等极端情况考虑不够超前。
  钢混结构比单一的混凝土结构要轻很多,很难自动平衡另一边的偏载
  问:为什么说发生倾覆的桥设计上有问题?
  答:塌桥确实有超载因素。但如果说是超载,为什么其他部分桥体就没塌呢?这就说明此桥的结构存在问题。哈尔滨的塌桥使用的是独柱墩,它主要用的是钢混结构,重量比较轻。去年2月,浙江省上虞市的一座立交桥发生坍塌,也是采用的独柱墩设计方式。在那次事故中,超载货车前方事故,绕行右侧车道,造成偏载超重,引发桥塌。
  答:这种结构叫钢(结构)混(凝土)叠合梁。下面的主体结构钢结构是从工厂里做好,拉到现场吊上去,然后再在上面浇上混凝土。钢混结构比单一的混凝土结构要轻很多,很难自动平衡另一边的偏载。
  事故发生后,从纵向来看,它的结构都没有问题,这段桥体没有断,只是整体倾覆。如果中间主跨部分的柱子上都设有两个支座的话,桥就不会整体倾覆。此桥梁的各项指标都是按国家标准做的。可以说,就是设计上柱子的问题。
  问:钢混叠合梁有何优点或弊端?
  答:优点就是施工快,这边打桩施工,工厂里同时拼装钢结构。安装时桥下面也不用搭支架,对地面交通影响比较小。弊端就是抗倾覆性差。这样设计,桥身重量比较轻,一轻就平衡不了,容易因为偏载过重发生桥面倾覆。
  独柱墩设计抗倾覆性差,遇严重超载存在先天不足
  问:独墩设计抗倾覆性差,为何在很多地方还是被使用?
  答:现在全国到处都有这样的桥梁设计,但只要没有严重超载,不会出事故。近几年,由于超载车比较多,行车密度较大,事故才发生得多。其实,国外也有采用这种独柱墩设计,但较少发生事故,可能超载没这么严重。
  问:以这次事故中的桥梁为例,如遇交通拥堵、内侧车道又封闭,普通车辆在外侧车道停成一排,会不会引发事故?
  答:不会,普通车辆重量达不到。一段120米的桥面即使停了40辆车,也达不到引发事故的程度。这次事故中,4辆重型货车累计就有数百吨,不管它们是停靠,还是紧密行驶在外侧车道,都会有危险。
  问:这种先天不足的设计,如何补救?
  答:新设计的桥别采用独柱墩设计,最好使用双支座。采用独柱墩或榔头墩也行,可在桥墩上加盖梁,上面放两个支座。但不管什么形式,别在上面放一个支座。
  主要是对极端的超载情况考虑得不足,设计理念不够超前
  问:赶工期会不会埋下隐患?答:初步看,桥面本身的施工质量确实比较过硬。目前好像没有证据证明赶工期影响施工质量。采用这种施工快的结构形式也没错。主要是对极端的超载情况考虑得不足,设计理念不够超前。
  问:通车之前都会做荷载实验,为什么荷载实验测不出问题?
  答:荷载实验没有这么重的车。根据现场的情况,4辆车加起来数百吨,甚至说将近500吨。在实验中,即使是一排20多辆车满负荷载,加起来也没这么重。而且,荷载实验也是根据设计荷载范围来进行的,车重不超过标准,就发现不了问题。
  问:从这次事故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事故如果能够引起全国各建设部门的警惕,多关注独柱墩结构存在的问题,还是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上虞出了故事后,如果黑龙江建设部门像浙江交通厅那样重视这方面的问题,这座桥也许就不会塌了。
  □专家说法
  桥梁出问题先从设计上找原因
  昨天,记者随后联系上了成都桥梁设计院一位77岁老专家(对方不愿透露姓名),就此次塌桥事故,向专家请教了引桥坍塌处属于钢混结构的小箱梁结构、独柱墩设计、单向车道承重50吨等相关专业问题。
  老专家已干了60多年桥梁的设计工作,目前还在做。他说,设计是桥梁之本,出了事要首先从设计上找原因,然后再从施工质量等方面找原因。哈尔滨桥梁坍塌事故中,桥的设计存在问题。
  独柱墩无盖梁有缺陷
  该专家称,坍塌桥梁为独柱墩结构,上面没有盖梁,盖梁即两个支撑柱的连接部分,而独柱墩最容易发生侧翻。坍塌的桥好比字母“T”,你想想要是在上面那一横边缘给予一个力,能不侧翻吗?而坍塌的大桥就是如此,4辆货车的力在最边缘,最容易侧翻。
  承重不等于最大承受重量
  该专家表示,承重规范里面都有一个安全系数,安全系数各种各样,综合起来是相当大的,有的系数达好几百。这也就意味着并不是承重50吨的桥,高于50吨位的车就压垮了,因此安全系数是很重要的因素。据他推测,事故大桥未必是4辆超载货车就能压垮的。
  城—A级标准要看摆在何处
  对于哈尔滨官方通报的事故桥段为城-A级,即为最高级,老专家称,这个最高级要看标准摆在哪里,在进行静载实验的时候,是把重量放在桥的中央,还是放在桥的边缘。按照规范,静载实验的时候要把重量放在桥的最不利的位置,具体到坍塌大桥就是桥的最边缘。很可能当时没有考虑到,才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可能一辆货车两辆货车经过的时候桥梁已经发生倾斜,而8月24日的4辆大车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大桥的维护,不止是哈尔滨。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4362查看13评论

herosam83 发表于 2012-8-27 11:30:22
专门来看专家!!

点评

专家只是来凑热闹  发表于 2012-8-27 14:39
举报 回复
诗风 发表于 2012-8-27 14:36:54
以后单位设计桥梁的时候,独柱墩会慎之又慎,会建议采用采用双柱墩。
举报 回复
yangzhulin 发表于 2012-8-27 15:32:46
看来独柱墩真的要不能用了
举报 回复
yxl_cool7 发表于 2012-8-27 15:38:50
挺好,学习啦!
举报 回复
ychao2004 发表于 2012-8-27 18:07:52
以上的论点是比较中肯的,值得借鉴,另外一点,从相关施工报道来看,此桥为抢工期,冬季施工桥梁,盖梁混凝土受冻强度不足也是可能原因之一(未在现场,根据东北地区施工经验判断)。盖梁上的支座是两侧的,但是桥梁本身自重较轻,不足以抵抗倾覆是基本原因之一。以后遇到城市桥梁这样的可要小心呀!

点评

桥面侧翻的时候,盖梁是局部边缘受剪,就是混凝土达到强度甚至超过设计强度,不一定不会剪坏。因为有四辆大重车和桥面重量的冲击。  发表于 2012-11-5 17:30
举报 回复
wendy007 发表于 2012-8-29 11:41:45
早已见多不怪,大伙们还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吧!
举报 回复
独善其身... 发表于 2012-8-30 18:43:54
专家不愧是专家,直的借鉴。希望全国的独柱墩桥梁都排除一些安全隐患~
举报 回复
mlxuzheng 发表于 2012-9-4 23:20:01
独柱墩桥梁比较美观,但是抗倾覆稳定性不足,设计要慎用呀
举报 回复
ruanbai007 发表于 2012-9-7 00:54:04
独柱墩能比柱式桥墩省多少成本啊,为什么这么多地方钟爱独柱墩设计
举报 回复
回到三国... 发表于 2012-9-7 12:22:14
专门来看专家!!
举报 回复
chxysjs 发表于 2012-9-21 21:48:05
举报 回复
gangwan 发表于 2012-9-22 09:28:51
可以采用独柱墩放两个支座的方式
举报 回复
kangta3141... 发表于 2012-11-5 17:10:47
学学一下,听听大家意见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