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塌桥?南京在建高架桥发生垮塌事故,钢箱梁侧翻坠落7死3伤!

hljwc19870... 发表于 2010-12-5 17:21:57
有可能没考虑周到偏载?
举报 回复
waiting112... 发表于 2010-12-4 11:36:25
中国的桥梁建设挺混乱啊~
举报 回复
joppasd123... 发表于 2010-12-4 11:27:11
感谢楼主又把这次“中国式垮塌”说的很明白,基本上就是施工责任事故,一边倒。我的理解是在桥梁没有稳定之前安装了放撞墙,D:\1.png
1.png
箱梁底部的支座和箱梁尚未形成有效的抗倾覆连接,这时,在箱梁边上设置了重的防撞墙,会造成箱梁的倾覆。是这个意思不?
举报 回复
tomatogard... 发表于 2010-12-4 07:47:49
请教,这个视频如何下载呀
举报 回复
lzwmqjq 发表于 2010-12-2 14:53:13
确实是犯低级错误,不光是钢梁就是混凝土梁的话,如果对称施工,设计时计算一下施工状况的分析,在设计说明上提醒一下,就不会这样的事发生了。
举报 回复
jaffrey 发表于 2010-11-29 14:44:22
我没有具体数据,仅从照片分析。小半径曲线上的钢箱梁做了不少,一般应考虑端横梁处压重,极端情况下需要将中横梁伸出来,就是为了设置支座的预偏作为安全储备,且应考虑端横梁处设置拉压支座。计算横向抗倾覆稳定时,自重、二期恒载等都是有利因素,因此桥面铺装、防撞护栏自重不能计入。另外,钢箱梁自重很轻,达到450kg/m2就已经是不太经济的设计了。这个跨径的梁高取为1.6~1.8m即可,只要挠度满足规范要求。照片显示,板材加劲肋为T肋,说明路线半径不大。关于这座桥,我只评论至此。仁者见仁,不作其他赘论。
举报 回复
ldxzy 发表于 2010-11-29 13:56:25
新手求真相
举报 回复
hljhrb 发表于 2010-11-29 13:32:20
应该和设计没有多大关系吧????好像是施工组织的问题!!!!
举报 回复
webyl 发表于 2010-11-29 12:54:24
本帖最后由 webyl 于 2010-11-29 13:11 编辑

jaffrey 你的分析貌似有点道理,不过还是纸上谈兵。
一口咬定结论,未免太牵强。
现在就网上报道的一些数据,你自己用空间模型计算下稳定。

网络报道数据:简支:梁长40m,半径:100m
              钢箱梁自重:按照用钢量550~600kg/m2
            梁高按照吴冲书上的1/20~1/30
                     板厚,你自己定下
               梁顶宽度,匝道桥,一般2车道
                    底板宽度,按照0.5倍顶板宽度
                压重:网上报道100t每侧(网上图片中没有看到,说明施工单位没有压)
             混凝土护栏,我们按照1t/m假设
        铺装我们按照9cm的沥青混凝土假设
           支座间距  新华网报道是2.5m,我们按照1.1+1.4计算(从网络横断面分析,是有预偏心的)
      另外有抗拉支座(从图片中倒扣底板上的支座可以看到)

你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匡算下,随便把结果贴上来,呵呵

另外,从图片中可以看到,随便人员进场,连安全帽都没有,可见其施工的管理水平。



举报 回复
liumingyon... 发表于 2010-11-29 11:43:17
大家注意看这图片,这梁是怎么掉下去的?是从设有超高一侧坠落!
真是很纳闷!
_YHEF@8CMBABFMYW2GI$7E9.jpg
举报 回复
hchappy822 发表于 2010-11-29 09:41:14
还好不是通车后发生倾覆。
举报 回复
redflag 发表于 2010-11-28 17:13:22
新华社消息:南京昨晚(26日)发生在建高架桥坍塌事故,造成7死3伤。今天(27日)下午,南京“11.26”事故调查组公布的初步调查结果认定:这次梁体侧翻坠落事故是由于施工过程中违反施工程序,现场管理缺位造成的,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03.jpg
支座间距如果设计上拉大的话也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举报 回复
唐僧 发表于 2010-11-28 15:21:31
不一定是设计的责任吧,对称浇注也不应该出问题的。
举报 回复
jaffrey 发表于 2010-11-28 14:51:10
另外,我也希望广大工程人员,发现问题时要自己动脑子想想,而不是人云亦云,相信所谓“专家”的结论,那样只会沦为可悲的路人。

点评

严重同意!  发表于 2010-11-28 17:11
举报 回复
jaffrey 发表于 2010-11-28 14:49:24
这是典型的设计失误问题,主要是箱梁横向抗倾覆稳定安全不足引起的。规范规定施工、运营期间,横向抗倾覆稳定系数不低于1.3,也就是说,运营期间在车辆满载偏载的最不利工况下,仍需满足上述要求。比较一下满载重载汽车和施工临时荷载就显然可以看出,肯定是设计单位的问题,因为防撞护栏自重(包括临时机具)要小于汽车荷载。只是因为现在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对而言不掌握话语权,出问题的政府也希望有替罪羊出现,因此就产生了事故发生一天后就快速定性的中国速度,基本赶上了南海大桥创造的奇迹。我们希望看到有详细的工程计算书,这样也让广大业内人士信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5 威望 +2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 2 分析很有针对性!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