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的几个问题
请教几个斜拉桥问题:1,斜拉桥主梁和主塔成桥状态,会有压缩变形,导致实际坐标和设计的不同,怎么办?主梁的压缩变形还会导致梁端的伸缩缝有问题,因为伸缩缝选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项。
是就按设计的来画图,然后施工完事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管它,还是让施工单位做预抛,可做预抛太麻烦,每个拉索点都不同。
不管它的话,又有我上面说的问题……
2,斜拉桥的索管,是按照塔梁锚固点连线(割线)角度定?还是按锚固点位置切线方向定?还是二者平均?还是(比如塔上),以索管两端点的切线方向的平均值?
3,计算拉索无应力长度的时候,成桥状态会有位移,为什么没考虑这个修正?也没有考虑预拱度?还有主梁和主塔的压缩变形也没有考虑?
计算弹性伸长的时候,用的是锚固点之间长度乘以应变,这样不精确啊,实际是无应力长度乘以应变得到锚固点之间长度,可无应力长度正是我们要求的,可用锚固点长度乘以应变,这样不对啊?
谢谢。 关于第一个问题,设计中对这个是有预抛的,如塔柱的立模过程中对此就有计算和考虑;第二个问题,是按拉索计算垂度之后,来确定钢导管的空间角度,角度基本与锚固点的连线确定的角度一致;第三个问题我一直没看懂,涉及到无应力这个说法,有下料是无应力,那是拉索下料还没有受力的长度,另一个无应力是只要保证结构的弹性曲线连续,就能保证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这一般是计算拉索初拉力的计算过程。 找施工监控 去处理 斜拉桥的标高及线型是按照成桥状态计算,计算时要考虑活载预拱度,这个计算标高-活载影响-运营期的收缩影响-二期恒载,就是主梁合拢之后的桥面标高,这是设计考虑的问题。施工的目的是满足设计的受力及线型,这样就要考虑施工期的收缩、温度等因素对标高的影响,也就是预抛,当然这个现在一般由监控单位计算,施工单位还是照图施工,最后满足设计的成桥标高,也就没有了你说的对不上的问题。
只要记住一个特定的状态(推荐合拢时),按照这个状态计算就不会有大的偏差,当然,斜拉索长度需要考虑垂度的影响,不过如果是钢绞线就很简单,张拉长度有1米多,只要不是算错,都可以张拉锚固。
工程不是科学,重细节的同时也可以不考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