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抗震分析的计算长度问题
桥墩在静力计算时计算长度系数一般都取得偏保守,最近在算一个八度区的桥墩配筋计算,系数取1.0时面积配筋率都2%左右,感觉有点大,系数取值大于1的话更不用说了。桥墩抗震分析时计算长度系数取多少为好,既要保证安全又不浪费?欢迎进来讨论。 这个问题挺好的,原来也纠结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实战过具体计算某一个墩台的自由长度,前阵子我们领导在讨论过这个问题。个人有几个看法:
1)抗震计算和静力计算,桥墩的自由长度是一个算法;
2)桥墩的自由长度是和墩身刚度、支座刚度有关系的,原理是失稳计算。
可以下载论文看看。
P-小delt效应,计算长度与是否抗震计算无关。
相关参考建筑混凝土规范,里面讲的比较透彻 《钢结构》中,一端固接,一端铰接的轴心受压柱,计算长度的建议值的0.8L。 这个问题好像一直以来没有个理论说法,我觉得要用整个上下构一起建立模型,然后看上构对墩的稳定的影响刚度,再将这个刚度用一个弹性连接固定在墩顶。说来说去,感觉手算基本难以实现 5楼回答比较靠谱。桥墩的刚度与墩底的约束状态都有关。当桥墩刚度较柔时,即使墩底是刚性固结,也只能打折扣,何况墩底不能完全属于刚性固结。怎么样量化,这是个还值得研讨的题目。 旭日东升 发表于 2012-4-23 10: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楼回答比较靠谱。桥墩的刚度与墩底的约束状态都有关。当桥墩刚度较柔时,即使墩底是刚性固结,也只能打折扣 ...
呵呵有道理啊,最本质的东西只有从数学上去解释,这样才最透彻。1.0L就是相当于一个波,2.0L是因为L相当于半个波,以此类推,实际的情况都是数学上的某一种情况或特殊情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