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的一些基本知识
1、桩基础的适用性1)上层地质太差而下层地质较好。或地基软硬不均,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不均匀变形的要求。
2)地基较弱,采用地基加固不合适,或特殊性土地基。
3)除受较大的垂直荷载外,尚有较大偏心荷载,水平荷载,动力或周期荷载。
4)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较敏感。
5)地下水位较高,采用其他基础形式施工困难。
如果桩穿过较好的土层而桩端位于下卧软弱层,则不宜采用桩基。
2、桩基设计需进行下列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采用基本组合和地震效应组合。
1)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和水平承载力计算。
2)桩端平面以下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3)桩基抗震承载力验算。
4)承台及桩身承载力计算。
变形验算: 采用荷载的长期效应组合。
1)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层。
2)承受较大水平荷载或对水平变位要求严格的桩基。
裂缝或裂缝宽度验算 采用短期效应组合和短期效应组合考虑长期荷载的影响。
3、桩基分类:
摩擦桩,端承桩,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
预制桩,灌注桩,冲孔灌注桩,挖孔桩。
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挤土桩。
4、桩基的质量检验:
1)开挖检查
2)抽心法。
3)声波检测法
4)动测法。
5、竖向荷载下单桩的工作性能
土对桩的承载力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组成。
桩侧阻力与其所在的深度,土的类别,性质,成桩方法等有关,理论上随深度呈线性增大,实际上达到某一深度即达到极限值,存在侧阻的深度效应。
桩端阻力的发挥不仅滞后于桩侧阻力,其充分发挥所需的桩底位移量也远大于桩侧阻力达到极限的位移。因此,一般状况下,单桩桩端阻力的安全储备一般大于桩侧阻力的安全储备。
与侧阻深度效应类似,端阻入土深度也存在临界深度,侧阻与端阻的临界深度之比为0.3~1。
此外,桩长对荷载的传递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长桩,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极限桩端反力未发挥,桩顶位移已超过实用要求的范围,此外传递到桩端的荷载极为微小。因此,很长的桩一般都是摩擦桩,用扩大桩端直径来提高承载力是徒劳的。
6、单桩的破坏形式
1)屈曲破坏承载力取决于桩身材料强度。
2)整体剪切破坏 承载力取决于桩端土的支撑力。
3)刺入破坏 承载力取决于桩周土的强度。一般钻孔灌注桩属于此种情况。
7、水平荷载下基础的受力特性。
影响水平承载力的因素:桩的断面尺寸,刚度,材料强度,入土深度,间距,桩顶嵌固强度以及土质条件和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允许值。
刚性桩由水平位移和倾斜控制。柔性桩由水平位移和最大弯矩值控制。
学习了!楼主V5~~~~~~ "2)整体剪切破坏 承载力取决于桩端土的支撑力。
3)刺入破坏 承载力取决于桩周土的强度。一般钻孔灌注桩属于此种情况。"
这两句是否说反了? "2)整体剪切破坏 承载力取决于桩端土的支撑力。
3)刺入破坏 承载力取决于桩周土的强度。一般钻孔灌注桩属于此种情况。"
这两句是否说反了? 好像还不错耶,楼主继续发扬 言简意赅啊,谢谢总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