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混组合梁用钢量的讨论---数据来源于邵长宇讲座
本帖最后由 webyl 于 2011-8-22 13:03 编辑关于钢混组合梁用钢量的讨论---数据来源于邵长宇讲座
在群里面也看到些钢混组合梁桥,但是在国内钢桥发展太慢。资料还是很少!
一提到钢结构,大家可能马上就想到“贵‘,但是近日,听邵长宇桥梁大师的讲座,再结合上海长江大桥105m钢混组合梁桥,发现钢混组合梁的用钢量,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大。在100m下,完全可以和连续梁在造价上竞争!
下面是一些数据,来源于讲座,供大家讨论
上海长江大桥:105m 钢混组合梁桥 320~330kg/m2
九堡桥 85m跨 290kg/m2
国外,50~60m跨径 150kg/m2左右
20~30m跨径 120kg/m2左右
小于20m,80kg/m2左右
这些用钢梁的数据,对比国内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不是发现用钢梁相差不大,甚至还小呢?
我没有统计,国内此类桥梁的用钢量是多少,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上述指标是不是偏小,尤其是国外的数据,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 我觉得用钢量的多少除了设计水平高低的问题,还和实际的跨径、车道数及实际车辆荷载大小有关系。
国外一些组合结构桥梁只有两车道,如法国德国等国的双主梁组合结构桥,桥面宽12m左右(车道为2*3.5m,两侧各有2m宽硬路肩,再加两侧防撞栏),它的每平米用钢量只有120~200左右,但就这类桥而言,它的荷载小,所处地区的交通量也小,采用少加劲体系,施工技术较为成熟,因此用钢量相应较少。
而现在我国一些组合结构做的好设计院,50~60m跨径的每平米用钢量要达到300左右,有的夸张些到450的,其中有设计理论和水平的原因(我们国家的组合结构桥的规范还是1987年的,钢结构规范是03年的,但是其中有关组合梁的理论还主要是用于建筑结构中,对于桥梁结构还稍显欠缺,因为桥梁结构中结构高度大,截面形心位置大部分是处于腹板中,截面类型一般为3、4类截面,承载能力计算一般采用允许应力法和边缘屈服准则,而钢结构规范中采用的理论是塑性截面,我国桥梁结构中采用截面一般达不到这种要求)。
也有其他因素就是我国某些地区桥梁上实际的车辆荷载要远大于现在04通用规范中的荷载值,钢结构的施工水平也没有国外那么高,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采用的截面较大,加劲较多,用钢量很大。
cjcc 发表于 2011-8-22 18: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用钢量的多少除了设计水平高低的问题,还和实际的跨径、车道数及实际车辆荷载大小有关系。
国外一些 ...
cjcc 讲的很有道理。
我上面列举的一些数据,只是来源于邵长宇讲座,实际的数据我还没有统计。
就像你说的,用钢梁指标,主要取决于荷载和设计人员的水平,还有现行的规范。
邵长宇等人编写的《钢混组合梁设计规范》已经写好,就等着出版。希望新规范的出版,能给我国钢混组合梁设计带来生机。
期待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