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墩子高度显著变化的多跨多联桥?
最近,工作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问各位堡友。这座桥比较长,桥梁全长约720米。原设计为4*30 米的连续梁6连。这样设计后,发现,墩子如果截面设计一致,则出现矮墩和高墩纵向受力差别很大(仅考虑了制动力和温度力,未考虑地震力)。想用支座去调墩顶受力,无奈支座设计根据规范的尺寸,无法起到调节墩子受力的作用。根据计算,发现其中矮墩和连续梁的边墩,以及中间了连得墩子(因为两边的温度力影响)。受力较其他墩较大。
不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设计这种高度显著变化墩子?是否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设计滑动支座,将受力较大的墩子墩顶都用滑板支座?
谢谢!祝大家万事如意!~
如果按照将受力较大的墩子墩顶都用滑板支座后,发现墩子大部分都是滑板支座了。因为考虑到升降温和制动力的共同影响,所以各墩子的受力都有可能出现比较大的情况。 呵呵这说明方案设计不合理。 下部计算截面一般是按照抗弯来设计墩子的,所以有可能出现受力较小的高墩控制截面的情况。计算结果显示既不是最矮墩控制,也不是最高墩控制,是其中的既不高也不矮的墩控制。{:4_129:}也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呢?没有实际测量过墩子的受力情况。 矮墩刚度大,受力就越大。
一联中墩高时高时低而且差异很大,那是桥型布置不好。
如果中高边低倒是好办,中间做成刚构即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