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浇连续箱梁裂缝的案例分析
我们施工的桥刚浇了一联,3跨75米,分上下2次浇筑,施工缝在箱梁与上顶板连接处,浇完下部后没发现问题。浇完上部顶板后,顶板出现横向裂缝,裂缝在中间50米范围内,间隔2--3米,大部分横向贯通、上下裂透,裂缝发展到第一次浇筑的下部箱梁为止。求教裂缝原因及处理办法。 应检查两方面:1各跨支架是否按规定预压到位,施工期间是否有沉降。2临时制作约束状态下的温度效应 1按规定预压;
2养护也及时;
3温度没注意,从早晨一直叫到傍晚,8个小时左右
几点补充:1C50混凝土;
2开裂的是第2次浇筑的上部顶板 ,第1次浇筑的下面梁没发现裂缝。 会不会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有人说是徐变引起的,内在原因是混凝土配比有问题,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因为上、下两部分混凝土龄期不同,收缩、徐变引起的吧?
我们正在施工的拱座也出现了不少,但是好像没你们这个厉害,还没有发现裂通的。 楼上说的龄期问题,我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我们的箱梁挑板裂缝较多,且下面比上面裂缝大,
请继续。。。。。。。。。。。:) :) 第二次浇筑的出现横向裂缝,有可能是你的支架下沉(你的支架只能支承第一次浇的砼重量),导致第二次浇筑砼受拉,但第一次砼已有一定强度能支承起第二次砼重量,就不会出现裂缝,现浇梁一定要预先验算支架受力,并且浇筑过程注意观察 我们都是分两次浇注箱梁混凝土的,底板--顶板,也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支架下沉一起的? 地基处理、支架样式、支架预压方式及监测数据、混凝土龄期差别、浇注时的温度、掩护质量、太阳光照情况、裂缝发生时支架情况(是否拆除)
支架施工,由于收缩、温度、支架摩擦阻力不均匀、支架变形,容易出现裂缝
一般处理方式:(胶水)修补、消息保密、沟兑各种关系……
悲
就跟头疼一样,症状差不多,原因各不同 现浇箱梁施工时对温度很敏感,你们从早上浇到晚上,我估计还是大晴天,或者浇完就遇到寒潮,而且也没加膨胀剂,不至于哦…… 1、收缩、徐变是两个概念,不能总混为一谈
2、这么大范围,重程度的裂缝我觉得还是“结构”性裂缝,主因还是得从支架查起,毕竟是现浇的 支架下沉引起裂缝的可能是有的,个人认为其裂缝应该有如下表征:如果一联3跨同时连续浇筑,既然浇箱梁下部时没有出现裂缝,那么浇顶板时顶板的裂缝应该出现在墩顶负弯矩区,而且跨中底板也可能出现裂缝,从楼主描述的情况来看,好像不太符合这一特征。
另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收缩和水化热降温引起的:第一个原因是浇顶板时,下部可能已经浇了有较长的时间了,已完成相当一部分收缩,顶板浇完后,顶板收缩与下部收缩不同步,顶板收缩多,所以顶板受拉,第二个原因是水化热降温引起,顶板混凝土浇筑并终凝时,由于水化热作用,温度升得很高,但强度还没上来,过一两天,水化热显著降低,顶板温度下降,降温在顶板中引起拉应力,从而导致顶板开裂,所以夏季施工顶板混凝土应采取降温措施,并注意养护。 这两种因素引起的受力,都是顶板受拉,而且受到下部的约束,下部实际上还会受压,所以裂缝只发展到交界面,而不会延伸下去。 桥梁出现裂缝最好用“法壁可”注结构胶处理。 个人认为可能是支架预压出了问题或时支架地基未进行处理。
对现浇箱梁的支架预压,有些地方质监部门要求很严格:
1、预压荷载为恒载的120%;
2、预压时间不下于7天;
3、再结合变形观测来确定卸载时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