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的设计流量一般为多大
现在做一批二级公路上的涵洞,山岭地形 有些数据拿不准 特写出来 希望与大家讨论1、汇水面积—— 从地形图上勾出的汇水面积大概在0.1~0.23之间,这个值是大还是小?
2、按照径流形成法算出设计流量都在3.3~6.3 m3/s 这个值 大家认为合适吗?
3、孔径按照涵前水深1.5米计算的话需要的孔径都在1.5~2.6左右这种情况下 我取4米 合适吗? 难道就没人关心这个问题吗这才是解决涵洞关键问题的根本啊 1. 计算汇水面积不大
2. 不知楼主所采用的具体参数值,感觉计算所得流量值偏大了点
3. 如果根据楼主计算所得的流量的话,考虑正常情况下的二级路涵洞设置,4m孔径的盖板涵够了
----个人观点 恩谢谢你了 我会仔细核查相关系数的多谢了 参考交通部颁通用图中水力特征表,新旧规范都可以 参考交通部颁通用图中水力特征表,新旧规范都可以
表示同意 简单明了的做法: 参照 涵洞手册中 多大孔径 能过多少流量来看涵洞大小。
流量准不准,再采用其它公式计算和证实。 谢谢 各位的指点 我也在按照7楼的建议在做,相互复核这样挺好 我觉得 先参照涵洞手册 然后再了解计算方法,理解公式中系数及参数的选择,但是说句老实话,基本的很简单但是想详细了解还是不容易的。现在的博士及硕士做的工程基础研究,太赋予理论,真正应用于工程中的很少
国家真的应该注意一下基础知识的研究 我和9楼有同感,领导说我们应该用一种要饭的精神去干活,涵洞能做,大跨咱也能做,做一个是一个,务必求实 流量应该由涵洞前后管或沟、河的流量决定。 本帖最后由 zst0302 于 2010-5-23 09:58 编辑
关于涵洞的水文计算方面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条件可以的话首先还是勾画汇水面积,当然这个人为因素占一部分,不同的人勾画出来的汇水面积可能会有偏差。
2、根据汇水面积大小选取适当的水文流量计算公式,一般有,交通部径流简化计算公式,全国水文分区经验公式,径流流量经验公式,还有就是各省自治区的地方经验公式,我们当时计算的时候一般选取3种公式计算流量,取较大值,在这些公式计算所得的设计流量离散较大时,分析原因,是不是参数取值有关系。至于选取3种计算流量的公式一是来降低人为勾画汇水面积偏差的影响,再就是可以使结果更准确。计算中发现采用地方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设计流量相对更准确些。
3、根据所确定的设计流量查涵洞设计手册选取适当的涵洞形式及孔径大小。
通过计算发现涵洞的净高对于其验算流量的贡献要比其净宽对验算流量的贡献大的多,所以当条件许可的时候增大涵洞净高能有效的增大其验算流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