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断桩处理方法
请问各位,桥梁灌注桩发生断桩情况怎么处理。 如果是在浇筑过程中发现已经断桩还是好处理的,如果是检测单位发现断桩那就很麻烦了。你还是举个实例好点。 由于灌注中提升导管失误、混凝土供应中断(下雨、停电、机械故障等)或导管漏水等原因导致导管中已灌注的混凝土与导管的混凝土隔断,无法继续灌注的现象通称为断桩。在灌注过程中认定发生断桩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继续灌注,提拔导管和钢筋笼,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采取以下办法处理:
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一以下时,一般采取冲击钻清除已灌注部分,再实施原位恢复。
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且距离孔口深度不大于10m时,先进行钻孔壁加固,而后进行钻孔桩的接长比较经济。
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之间的,应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选择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墩(台)桩布置有条件变更,桩布置改变造成的损失较小的,应积极与设计单位联系争取变更设计;桩布置无法改变但可以增加桩的,最好由设计单位提供增加桩方案,实施增加基桩;不具备以上两类情况的一般应及时采取冲击钻处理后原位恢复。
桩长大于50m的桩出现的断桩情况,应对处理方案详细论证后着手,切勿盲目操作以免带来较大的损失。 我们这出现过这种情况,处理是爆破到断裂处1米以下,凿毛重新浇筑 我们哪个比较幸运十几米的桩还差一米,直接把桩头浇筑清理好之后,下混凝土套管,浇筑,完事。 我目前遇到的情况与楼主的差不多:匝道桥曲线段上的两桩基础,桩长47m,在距离桩顶8m左右的时候发生断桩,后来由于孔壁发生坍塌,使得钢筋笼已经变形,本来1.2m的桩径,现在变形最厉害的部位只有76cm。
目前可能采取的方案有:一、将一节钢护筒打入至断桩面以下,然后凿出新鲜混凝土面,再继续浇筑混凝土至桩顶。当然对变形的钢筋笼进行恢复。
二、采用补桩方案。本来两桩的基础,现在在断桩的旁边对称补钻2根桩。这样承台形状变成梯形。
请各位讨论一下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上面的两个方案是否合适?对于补桩方案,所补的两个桩是不是一定要做到原来的直径呢? 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拔空,则此桩必为断桩。一旦在施工中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尽快的采取措施,争取拔出钢筋笼,以便重新扫孔。不过依照经验看,混凝土埋过钢筋笼超过5m,则很难直接用吊车或者其他机具将钢筋笼直接拔出。这时,可采用空气压缩机用气举反循环的方式,将混凝土吹出来。不过这种方式在地质不好的地方很容易造成塌孔。真遇到无法拔出钢筋笼的情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补桩了。不过在有些桥桩中,不允许出现补桩方案的话,只能采取孔底压浆等其他措施了。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只能具体实例具体分析了。 测桩时发现断桩,如果断桩处较浅,采取破随至断桩面,重新接钢筋,灌注砼;前提是大家同意。
如果施工中,我同意7楼意见。 3楼板凳讲得比较全面了。总而言之,出现断桩是非常不利的,应尽量避免,加强施工过程监控,注意规范操作
很好
这些方法还都不错,能让我在具体施工中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 以前处理过一个断桩,处理的方法在桩中心凿出一个小桩然后进行接桩处理,效果还行 钻浆补强!!!在问题桩上钻出3个小孔(即和原始的超前钻设备一样)一般桩基施工公司的都有这样的设备没什么难的
就是超级 耗时间 提拔钢筋笼能拔出来吗?什么效果? 很多设计单位是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的 多数情况下还是加桩,要比其他补桩方式节省时间(如果是赶工期的话) 我认为断桩还是加桩是比较经济实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