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调索技巧大讨论(如何又快又好的调索)

wangz 发表于 2009-4-1 09: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悬赏0堡币
国内新建斜拉桥日益增大,斜拉桥调索是个比较关键的技术。虽然原则是“塔直梁平”,但是对于单塔、双塔、钢箱梁(钢桁梁)、混凝土斜拉桥其调索均有其各自的特点,调索效率同时与使用软件也有关系。高手在短时间内可以又快又好的调好斜拉索,想请大家讨论下,谈谈自己在调索方面的感受和技巧,相互交流学习。谢谢。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20.3万查看84评论

nmgqsc 发表于 2009-4-12 12:23:27
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看法!目前斜拉桥调索我一般都是用桥梁博士!然后用GQJS校核!
- a* }1 u6 j9 _1 v5 a4 G步骤一:先建立斜拉桥梁模型!索单元支撑处按支撑考虑!算出各个位置(索单元)处支撑反力!: |: `/ Z' |; L  `
步骤二:建立斜拉桥全桥模型!索力按最大支反力3倍输入!进行计算(全桥安全性)!,计算完成,进入调索阶段,看各个索竖向力,竖向力除以索力,即为各个索的索力比例!根据各个索的索力比例和各个位置(索单元)处支撑反力,求出各个索单元的索力!这就很接近成桥索力了!
6 a& y* `( D8 u步骤三:输入各个索单元的索力,重新计算,然后再进入调索阶段进行微调,原则是“塔直梁平”!事半功倍!: ]# f9 ?7 p  `5 Q4 t
目前用这个办法调了一个单塔和一个双塔!效果很好!尤其适用新入门的朋友们!7 z4 u3 w4 u. b% ?( \# v
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欢迎大家交流!

评分

参与人数 2堡币 +6 收起 理由
风吹血落 + 3 这个方法是中交一院发明的,不过据说还有更
wentao + 3 贴出桥博计算结果,以及GQJS复核结果,再多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nmgqsc 发表于 2009-4-12 12:25:40
斜拉桥调索技巧大讨论(如何又快又好的调索)!. o6 f' o* g! m. t8 f
我把我的心得己经发表!望提出宝贵意见和奖励!

举报 回复
mjj3432 发表于 2009-4-18 14:14:33
国际桥梁专家上官兴/王伯惠的零弯矩法调索方式最简单,可以用手算.以用于广东九江大桥等不少于5座特大桥.楼主可以看看他两的专著哦.比较新的方法,大家不一定能理解,也就是说我只是搞个补充吧,奖励什么的要得实难啊

举报 回复
ftyl 发表于 2009-5-5 11:45:34
呵呵,刚才看了nmgqsc的方法,其实就是刚性支撑梁法,不过他的操作太麻烦了。
6 b3 m1 X* p0 Q& g一般用excel即可搞定:
- b) E- L- }7 Q& k3 {& k- P先算出来中跨各梁段重量,即单根索对应梁段的重量,然后使索的竖向分力等于梁段重量,通过角度转换即可得到索力,边跨索力通过与中跨索力水平分力相等求得,边跨梁段(过渡墩附近锚固区)一般梁段长度较小,所以要压重。然后通过微调即可。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2 收起 理由
风吹血落 + 2 平衡重法,简单实用,不过后期调束有点麻烦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wentao 发表于 2009-5-7 10:25:06
一般用excel即可搞定:5 ?  N) \/ A- h) Q# M) h1 }6 @0 ^
先算出来中跨各梁段重量,即单根索对应梁段的重量,然后使索的竖向分力等于梁段重量,通过角度转换即可得到索力,边跨索力通过与中跨索力水平分力相等求得,边跨梁段(过渡墩附近锚固区)一般梁段长度较小,所以要压重。然后通过微调即可。
9 n. R- Y2 \/ M0 m+ K! T
/ B. `# i# Q' J+ U& h% f; }+ t7 ]5 o! z
这不是确定成桥索力的办法么
% |: m3 ~: i" e' X施工阶段索力调整还是蛮麻烦的

举报 回复
ftyl 发表于 2009-5-7 10:47:07
呵呵,初步设计阶段也可以的做施工阶段分析的,比如你用桥博,一个施工阶段上一个梁段及其对应的拉索,然后调整索力控制一下梁的弯矩。做出来的效果就很好。

举报 回复
FING1111 发表于 2009-6-6 16:42:43
我用midas的调索工具来调索,特别是计算成桥索力特别方便:7 t) q1 L: G+ d+ \, ?
1.根据工程建立成桥结构模型;' I) p8 d( m/ V/ y9 c
2.建立拉索单位荷载及主梁恒载的条件;9 s" Z' L5 r/ F8 d& ]2 d
3.输入单位荷载及恒载;
/ B2 ]6 E4 `6 i9 Y! i0 q7 H; [( E. r" m4.定义恒载及单位荷载的组合;$ X% R/ z$ j4 y0 {& w9 c
5.使用“未知荷载系数”功能进行未知荷载系数计算;
( J. o* g: h( M6.计算出来的未知系数就是成桥索力。) r& ]9 U6 Z  }
按照以上步骤做计算,很是方便。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5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交流答疑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peimh8310 发表于 2009-6-8 09:00:01
请问楼上的高手,这样子得出来的索力都很合理吗?我好多时候算出来的索力不合理?请指点

举报 回复
qingfengji... 发表于 2009-7-10 23:22:17
8楼的兄弟,你按MIDAS的这个方法调出来的索力合理 不?6 ^% w8 Q8 o# A* u  Q2 y9 Q
我个人用这个调好像从来没有成功过
8 ~" t3 ]4 ~1 {/ {7 [办公室原来在MIDAS做业务经理的同事也说这个方法用于调索是靠不住的7 S6 H5 p0 w+ x: p
在MIDAS手动调索倒是玩过一两次) e( O; |, d0 Z1 A2 L- Q$ y
经验不足
! g0 i9 V9 |4 u  T( k9 n% Y1 J颇为坎坷! I, s# X1 \3 |. ?8 j' u
如果8楼兄弟能调出来的话,劳请赐教一下
( b" W, d$ }: _- ]先谢过!

举报 回复
young20000... 发表于 2009-7-14 09:21:55
midas的那个未知荷载系数法实质上也是刚性位移法,这种方法对于对称结构效果还可以,但是对于不对称结构,调索结果对塔的受力很是不利。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2 收起 理由
风吹血落 + 2 讲的对,并且边界条件据MIDAS公司说是先自己.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logi 发表于 2009-7-16 15:32:18
midas的未知荷载系数局限性太大,有些桥梁形式不太适合,比如矮塔斜拉桥。

举报 回复
congsameng 发表于 2009-7-27 23:05:07
用大桥局秦顺全编的无应力状态法调索非常简单

举报 回复
fengzi13 发表于 2009-8-2 22:35:38
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先计算出来重力作用下的变形,将每个节点的位移存为一个目标矩阵Kw。然后每次张拉一根(一共n跟),张拉应变为1,将这根索对每个塔梁节点节点的影响存为一个的矩阵Kn。然后解Kn*[X]=Kw。求得的[X]即为每根索的张拉应力。
' ]' E' B" Q2 s  N再解释一下,张拉第a根索,在塔梁上第i个节点产生的位移为K(ai),ai就是这个位移在矩阵中的位置。
2 N: U) S% x; O; ^- p如果不考虑非线性的话,一次就可以调到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5 威望 +2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 2 交流答疑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whlgdxwbf 发表于 2009-8-8 11:32:04
调索好复杂啊,要用心学啊。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